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请刃 > 第2章 百家粥(二)

第2章 百家粥(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崇慧寺在寄云山顶,山下有个花狸镇,镇上的人家大多是农户,常来寺里捐些香火钱,拜佛求平安。慧真住持擅治小儿疾病,每逢年节也会背着竹匣下山到镇上去走街串巷帮着看看,凭着一颗佛心也不肯收镇民的钱。镇上人朴实这样白受了恩哪里能心安,于是自发在秋收后各家各户上山礼佛,顺道呢送一袋今年的五谷粮食到寺里去做百家粥。就算家里不是做农的,也要送一袋谷米上来讨个祝福。

百家粥,百家福。住持跟李玄乙说,这一捧捧红的绿的豆子,一把把握在手心的新米,都藏着今年秋收的喜悦。万民之喜,像是恰好的阳光,身在其中会感到暖。伽蓝门人一世奔徙,所求的就是众生渡过苦海,往这万民喜里沐一沐。

正说着,一个声音先迎到山门口,“今年送粥谷我第一!”

往那处看,一个鹅黄衫扎双鬟的小姑娘正站在崇慧寺的匾额下,视线扫到李玄乙,那双圆溜溜的葡萄眼先亮了起来。李玄乙拎着扫帚跑迟一步,被捉个正着,脸上左一口右一口落下两个亲。

“小燕!”

小姑娘叫阿祈,小时候一场热病险些去了,但好在慧真妙手,把人硬是从阎王那里抢了回来。她娘是镇上的猎户,一个人把她拉扯大,为人爽朗,至于最该提一提的应该是大嗓门,眼下看,阿祈学她娘学了个十成十。

“阿祈,系福绳,来年平安。”李玄乙笑嘻嘻地从住持手里接过那段红绳,小心地系在阿祈地手腕上——送粥谷的第一,寺里赠一根福绳,很多年的规矩了。

阿祈是和弘净同一年的锁命礼,单一风系灵,风灵修速,花狸镇这样偏的地方一下出了两个天生适合修灵的体质,镇长爷爷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补祠堂的屋顶瓦,惊得险从上头栽下来。弘净做佛修自然留在崇慧寺,但等过了年节阿祈就要和镇上其他也有资质修灵的小孩去浮玉城的接受各修行门派的遴选。阿祈天分颇高,慧真不过给她指点过一二,现在她就已经学会用灵力凝结翅膀借风飞行。

阿祈送了粥谷就得下山,这头李玄乙已被上山送谷的叔叔婶婶摸脑袋、看身量看了个遍,正寻着机会要跑。慧真住持了然,将她从人堆里拎出来,一个竹筐顺势送到了肩上,“小燕,熬粥需柴,你跟着阿祈下山到林里去砍一些来。”

李玄乙得了解脱,应一声撒丫就往寺外跑,没注意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了,被路过的弘净一把拎住后襟才没摔个正着。很自然地,弘净结结实实丢了个嫌弃又责备的眼神过来。

住持依旧抿着温和的笑意,“自己当心。”

李玄乙走出寺门好些距离,突然地感到心口剧烈的跳动,被这份异样裹挟着她回头去,住持和弘净站在匾额下,庙门旁那棵据说五百年的老树不知何时又生出一条新枝,横压在崇慧两个金字之上,垂阳斜映,树影一摇一晃。住持手上仍不紧不慢盘着佛珠,弘净本抱着手臂,被她目光一扫又好像被抓包似的红了脸,叉腰向她喊道:”小燕,看什么呢,再不快些,全寺的师兄弟都要饿肚子了!“

李玄乙转身就往山下跑,“哎呀,知道了,知道了!”

从崇慧寺下山只有一条可容两人并肩的石径,走得快些,只要约莫两柱香的时间就能到镇里。花狸镇不大,几乎住的都是一脉同姓的亲戚。李玄乙常下山采买,她又生得粉雕玉砌的招人喜欢,一来二去,都知道崇慧寺有个叫小燕的姑娘。

跟阿祈在镇口分开,李玄乙就向入林那头跑,方才下山前耽搁得久,紧赶慢赶应该能在谷米淘净下锅之前回到寺里。路上总有人叫她的名字,问她这么着急是往哪里去,李玄乙也都一一应下来,那头卖面点的阿婆塞到手里的豆沙包还烫手,这头卖新奇玩意的货郎就把刚到的灵蜻蜓递到了跟前。

李玄乙好奇:“王伯,这是做什么用的?”

王货郎“嘿”了一声,把蜻蜓放在掌心,引了一丝灵力进去,登时那蜻蜓便似活过来般,振动翅膀绕行在李玄乙身侧。

王货郎:“浮玉城里现在最流行的,给的灵力越多,它能飞的时间更长。听说那些个修灵的门派拿这灵蜻蜓做引路,往里封上灵力,只消旁人用灵力解了封,跟着蜻蜓走就能到指定的地方。”

李玄乙点头道谢后才接了那蜻蜓,赶到林里劈完柴时离太阳下山也算尚早。她劈柴快,就算背重物行走也像空手,弘净从前和她比赛总输,直到锁命礼修灵入境后才渐渐同她难分高下。往后柴背得多了,她便意外找到一种步伐可减轻压力、在山路间仍可如履平地。住持头次看见她这样走时,捻佛珠的手一顿,细细问过她,知是她自己研创的后,一直如死水平静的眼睛好似起了涟漪。

李玄乙:“住持,这样不好吗?”

慧真摇头,“非也,我们小燕做得很好,一定是穹玄千百年难遇的天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