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许久的刘掌柜适合出声解释道:“池姑娘有所不知,这酒楼的饭食讲究一个色、香、味俱全,这番薯实在是不好处理。”
池也了然地点点头,脑海中响起沈青宛的声音。
如今人们多是将红薯蒸或煮了来吃,的确不适合做酒楼的菜品。
突然,池也灵光一闪,打了个响指,问道:“这城里人可喜欢甜食?”
刘掌柜面带不解,答道:“自然。”
“这就好办了!能否借厨房一用?”
刘掌柜朝着周渔歌的方向看了一眼,见她点头应允,便道:“池姑娘,这边请。”
池也从竹筐里随意挑了一个红薯,拿在手里,跟在他身后。
拔丝红薯这道菜,池也只在家中做过一两次,而且这古代土灶的火候难以把控,她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去往后厨的路上,池也一直在心中默默祈祷。
上天保佑!
千万不要翻车啊!
“夫人,你为何要相信那油嘴滑舌的女子?她一个乡野村妇能做出什么好东西?”
周渔歌有些无奈,耐心劝道:“人不可貌相,我看那池姑娘行止有度,言谈有节,且信她一回。”
池也到达后厨时,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忙碌着。
众人见刘掌柜带着一女子径直走向灶台,不禁面露惊异之色,随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人是谁?”
“莫非是新来的厨子?”
人声嘈杂,刘掌柜冷声呵斥道:“议论什么呢?手上的活都干完了?”
众人一下噤了声,可那八卦的眼神却没停下来。
池也将红薯削皮、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接着在其表面裹上一层淀粉。
她往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温升高后,倒入红薯块,炸至表面金黄,捞出来沥油。
五味斋的厨子站在刘掌柜旁边,看着池也的一系列操作,问道:“刘掌柜,这是在做什么?”
刘掌柜眉间一道深色,摇了摇头,目光紧紧盯着锅里的红薯。
等到要炒糖的时候,池也再三叮嘱烧火工:“火一定要小!”
锅中留下少许底油,池也又加入一勺水、一勺糖,随后用铲子不断搅拌。
待糖水变得金黄且浓稠时,池也迅速倒入炸好的红薯,快速翻炒,使其均匀裹上糖汁。
“成了!”
池也将做好的拔丝红薯装入盘中,回到大堂,放在周渔歌面前的八仙桌上。
“请。”
刚出锅的拔丝红薯色泽金黄诱人,香气扑鼻,令人口齿生津。
周渔歌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轻轻一拉,细长的糖丝如琥珀般晶莹剔透。
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身旁众人忍不住发出一阵惊叹。
“哇!”
周渔歌轻轻咬了一小口,眉头一挑,细细品味起来。
待嘴中的食物全部咽下后,缓缓开口道:“外表酥脆,内里软糯细腻,甚是不错!”
说完便将剩下的一半放入口中。
见她满意,池也微微松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一抹微笑,“少夫人,这道菜可算得上色、香、味俱全?”
周渔歌放下筷子,用手帕轻轻擦了擦嘴,“自然算得,不知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拔丝红薯。”
“拔丝红薯?”周渔歌在口中轻轻默念这四个字。
“菜如其名,是个好名字。”
“若是少夫人喜欢,我便将这配方赠与五味斋,权当是交个朋友。”
并非是池也有多大度,只是想着五味斋若是将这道菜加入菜谱,赢得临江百姓的喜爱,何愁赚不到银子?
“好。”袁行之尝过拔丝红薯后,亦是赞不绝口,嘴上糊了一层糖衣,叹道:“我夫人果真没有看错人,池姑娘如此痛快,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袁某自当尽力而为。”
周渔歌:“刘掌柜,你去起草一份契约文书。”
事情成了,池也心中一喜,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调侃道:“少东家、少夫人,看我这打扮,也该知道我最需要什么了吧?”
众人被她这坦诚的模样逗笑。
周渔歌心思活络,悄悄伸手在桌子底下拍了拍袁行之。
袁行之会意,解下腰间的钱袋,看也没看地直接扔给池也,“以后有什么好东西一定记得五味斋,本少爷定不会亏待你。”
池也并未跟他客气,掂了掂手中的钱袋。
少说也有十几两。
果然是大户人家,出手就是阔绰!
池也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几分,径直将银子揣进怀中,“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