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手刀从旁侧向李玄乙面门扫来,她猛地压身避过,另手抬臂化去李积素汹汹来势。李积素抬手便直取种玉刀,但李玄乙一个旋身拉开距离,又令其扑空。两人手上过了几招,速度极快,丝毫不亚于李玄乙同屈双鲤夺魁战时,直叫旁人看得眼花缭乱。
又一掌逼近,李玄乙厉声质问:"谁派你来的?"
李积素冷哼一声,"我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哪里要旁人指使?"言尽又是一掌推出去,准准往李玄乙肚腹要害之处。
李玄乙脚下几个点步避开,掌风沿着腰际擦过,遂借势回身回敬李积素一记灵刀。电光火石间,李积素身高忽地缩短几寸,那枚本指咽喉的灵刀便从其头顶飞过,而后衣衫一抖又变回原来身量。
院中朱缨同李方州回神,这厢叫人去扣住假楮先生,那头从衣袖间取出一个鸣笛吹响,李宅青瓦之上登时涌现无数黑色身影。
"众'影'听令,结阵封宅,断不能让这贼人脱逃!"说完,李方州紧随朱缨其后飞身上前,欲助李玄乙一臂之力。
李积素一眼扫到不利情状,又抬起眼来一爪向李玄乙胸口去。这一招错漏百出,李玄乙轻易便可避过,可李积素的手到了身前却突地转换方向抓住了她的袖口。只是简单的触碰间,李积素身上衣衫便变化成与李玄乙一模一样,俨然成了第二个李玄乙。
李玄乙唤出离尘,面前的李积素竟也唤出一把"离尘";李玄乙使出蹑风追影,李积素竟也同样使出分毫不差的步法。李玄乙的一招一式都被李积素完全复刻去,两人不知何时飞身到青瓦之上,又是一番难舍难分的缠斗。
"这…这这谁是谁?"
本欲相助的朱缨和李方州一时也只能停手,不知该帮哪方才是对的。
缠斗中难得分开的两人齐齐喊道:"我是真的!"而后又怒目相视,继续在一处交手。
李玄乙紧盯着李积素的一举一动,虽仍与自己相同,可时间一长,便暴露出细微的差别和延后——对方已经跟不上自己的速度了。李玄乙趁势追击,几招之下李积素便落了下风,最后一击彻底溃败,被李玄乙迫近颈前的一刀逼倒在地。
李玄乙将刀往下一压,刀锋贴上李积素的颈肉显出一条血痕,"赝品,不会赢。"
却听李积素一声轻笑,整个人融化成水消失不见,下一刻出现在扣押假楮行的两个影身后,两记手刀带其脱离掌控飞身到主楼屋檐之上。假楮行的身体如被长针扎破的囊袋般坍塌缩水,最后化成一个圆滚滚的河豚妖,再看李积素已褪去那副李玄乙的皮囊,墨绿色的藻发拢成一条长辫,眉目如画,皓齿青蛾,典型的蜃族外貌。
院中不乏有走遍大江南北的眼尖者,当下便叫嚷起来:"蜃族鱼妖,一高一矮,一胖一瘦,这是…这是鸳鸯匪啊!"
"鸳鸯匪?这便是前些日子骗了惊沙城首富的那对鸳鸯匪?"
就算没见过,可鸳鸯匪的名声却是近年来早已遍传穹玄的。传闻里,鸳鸯匪坑蒙拐骗从未失手,所欲之物必然被其收入囊中。行事无法无天,早已骗过大半个穹玄的宝物,有的玩两日又被丢回原处,有的则自此不见下落。因其易容术高明又有功法无双,众人虽早头疼不已却又无能为力。
李积素置若罔闻,居高临下俯瞰院中,但只看着李玄乙一人,从袖中寻出一枚解阵符捏在手里,才开口道:"李玄乙,今日我败了。但我这个人,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到手,我会再回来的!"说罢回身掷符破阵,抓了河豚妖就要走,却迎面遇上一辆从天边疾驰而来的琉璃车驾。
鸾鸟抬轿,车驾本身流光溢彩,轻纱飘飘,如浮云游荡,内里隐见人影。一只手从车帘中伸来,而后探出张蛇美人的脸来,面上笑吟吟的,"积素,想走哪里去?"
此时吃得多也正好回来,轻巧攀上李玄乙的肩头。她仰脸,心中悬石才落下,这便是她请的救兵了。蜃族游走各城之间不受管辖,不可轻易杀之,但在鬼市时,银红手下能有这样多的蜃族为其所用,想来自有方法。再看此时,她先前猜得不错,银红显然与之相熟。
"银红姐,先走一步,改日再聊!"
李积素抱拳,绕开云轿就要走,又一个苍老低沉的声音从轿中传出来,震得李积素浑身一僵,她这才看见轿中似是还有一人。
"跑?"
不会吧,屋漏偏逢连夜雨,谁把那尊大佛请来了?!
她低头去看李玄乙,对方看起来并不知情,正跟着底下其他人一并往轿中望。
"死丫头,滚回来。"
却看李积素一动不再动,银红立到轿旁,恭恭敬敬将腰低下探掌掀帘,院中人们都抻长了脖颈去瞧,不知是谁值得六道轮回的行长如此对待。
有人喃喃:"往下是黄泉,往上是人间,莫非是……"
莫非是人间楼的楼主,鬼市众人讳莫如深的顶头那位——长吉。
穹玄对此人一向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又听说他最近才出关回到鬼市,心中更是好奇。而今听其声沉缓,脑中都现出个白发长须的老者模样来。此时檐上云轿帘子掀开一角,一只金线翘头靴先踩上青瓦,而后从中钻出个……豆丁?!
底下人眨了眨眼睛,那人已走出云轿站定,众人也确切地看清楚了,云轿前站着的确是个样子不过八、九岁的孩童,华服绸缎沉重地堆叠在他身上,手中握着一柄宝石嵌缀的刀扇。他走到李积素面前,扇面往下一点。沉重的灵压登时坠到李积素肩头,她膝下难承,猛地向下跪碎几片青瓦。
李积素不敢抬头,鬓间大汗淋漓,生涩地从喉咙里挤出两字,"先祖。"
长吉垂眼,最终长长叹了一口气,"回去再收拾你。"说完阖眸一只手拎起李积素飘飘落到李玄乙几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