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惜罇空 > 第22章 头筹定策解国难

第22章 头筹定策解国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廷议一结束,太子与谢千弦,连着沈砚辞便被瀛君宣去了勤政殿。

去的路上,萧玄烨也不说话,态度极冷,可碍着还有沈砚辞在场,谢千弦也不好当即就哄,就这样进了勤政殿。

“见过君上。”

“都免礼。”瀛君摆摆手,似乎兴致很高,“李寒之。”

“臣在。”

“你不愧是状元之材,想不想升官?”

瀛君问的真切,眼中也是欣赏,这是真心想提拔谢千弦,可谢千弦小心瞥了眼萧玄烨,见他神色平静,便回道:“谢君上厚爱,臣是君上钦点的太子侍读,臣只愿尽心协助太傅教导太子殿下,不辜负君上厚爱。”

瀛君便又看了眼太子,从萧玄烨前几次的态度来看,他似乎是不满意这个侍读的。

可如今人家表忠心都表到他这个君上面前来,太子却仍不为所动,他便调侃一句:“状元郎这般忠心,看来寡人要想你做一件事,还得得太子首肯了。”

萧玄烨这才道:“臣不敢。”

“有什么不敢?”说着,瀛君从上首走下来,拍拍萧玄烨的肩膀,掌心的力道在衣袍上压出褶皱,随即,他抬手替太子理正了衣冠。

此刻,萧玄烨不觉得他是一国之君,他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瀛君也念着太子在文试时对公子璟留下的那份仁慈,似乎是安慰:“记住,你是太子,将来,是瀛国的王。”

“…是…”

瀛君满意的点点头,又叮嘱:“这次西境使臣来访,两国联姻之事,你可不要让寡人失望。”

“臣,定不负君上。”

“沈中丞。”

“臣在。”

瀛君来回踱步,似在思考什么,看看沈砚辞又看看谢千弦,仿佛想看见这二人的背后是否有一根线,沈砚辞似乎也看出了瀛君的疑虑,轻咳一声,拉开了与谢千弦的距离。

见此,瀛君喉间淌出声轻笑,道:“此去齐国,山高路远,沈中丞,你再带一个人去吧。”

沈砚辞于是作揖,问:“敢问君上,君上看中了谁?”

瀛君意有所指,点了点谢千弦。

这一下,三人都没想到,李寒之毕竟无职位,谢千弦一时忘了回礼,瀛君便道:“怎么,太子不答应,你不敢去?”

“臣不敢。”谢千弦忙行礼。

“大瀛律法赏罚分明,若是你二人办好了此事,寡人有赏,若是办不好,寡人一样罚。”

“是。”

“另外…”瀛君思索着,又继续吩咐,“武试。”

谢千弦眼眸一亮,只听上首的人又继续道:“瀛国此前未曾开过武试,既是你的主张…”

瀛君一边说着,一边又有些难办,这是谢千弦的主张,由他办自是最好,可他看着这年轻人,他终究只是太子侍读,却不说他这身板不适合干这些事,就冲着这个身份,也没多少人会信他办得成。

谢千弦看出瀛君的疑虑,道:“臣以为,术业有专攻,武试虽是臣的提议,但臣一介书生,并不适合主办。”

见他还算懂事,瀛君也给了个好脸,一想他是实打实的护着太子,便试探着问:“状元郎是想举荐,柱国将军?”

“臣不敢举荐,”谢千弦说的平淡,似是听不出瀛君言下之意,“但若君上真想臣举荐一人,臣以为,是太尉。”

萧玄烨垂首盯着青玉地砖上自己米糊的倒影,映出那双眼中的忧虑,他知道谢千弦是在尽力打消瀛君的疑虑,可用许庭辅,还是太过冒险。

但谢千弦却觉得,太子有恩于许庭辅,而相邦愧于他,许庭辅怎么也是个聪明人,且武将为国死战,他不会让相邦扰乱武试。

许庭辅仍是三公之一,武官之长,由他主办武试的确是最合适,但瀛君仍旧不放心,所以他让上官凌轩为辅,要两相压制。

出了勤政殿,沈砚辞先是向萧玄烨行了礼,才看了眼谢千弦,郑重道:“抱歉。”

谢千弦淡然一笑,反问:“为何?”

“我此前,以为你与常人一般,如今看来,李兄的胆识,我自叹不如。”

谢千弦浅笑一声,却看向萧玄烨,说:“是我家殿下教的好。”

回了太子府,没了外人,谢千弦总算是能把心思放回在萧玄烨身上。

书房中安静的可怕,萧玄烨依旧要批奏折,谢千弦一边研墨,而他分明在研墨,目光却黏在萧玄烨执笔的指节上,小声问:“殿下生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