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当地非常有钱的富豪,自己的家丁可以顶上一支小型军队,只是后来的下场比较惨,被当天逃跑的两人中相貌比较丑陋的那位屠了满门,豪还被当众分了尸,这是后来发生的事。
两人走后将近九个月我出生了,母亲看了我的长相心中已经有了数,只是从来都没说。
这是我在母亲死后听院里的人说的。
在我出生后的后一年里,那两个人义军的队伍越来越强大,几乎统治了整个中原,尤其是打掉另一个以乞丐为首的队伍后。母亲虽然生了我,但是依然貌美,比较不幸的是后来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弱,害怕我以后的生活里没有人照顾,但凡接待过的客人里有与队伍相关或者即将西行的游人,母亲都会把我的事情讲一遍,希望有一天,某个人能把这消息带到义军那里。
这个事情一做就是六年多。
后来母亲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去世了,这传消息的举动也就停了下来。
没想的是这消息真的传到了义军中当年的那两个人那里,而其中那个面貌丑陋的人知晓后,就专门派人来把我暗自接走了,只是在我被接走后,却从来没见过那个曾经母亲去世后,周围人口中说过的精致的人,在后来从新的地方听说,他在逃离妈妈那里的当年就在行军途中打仗死了。
而另一个和他同来的人在第二年就当了皇帝,这是精致人的弟弟,我就是那死去的精致的人的儿子。
那死去的精致的人是他的三哥,一生未婚,我却成了他唯一个连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儿子。
在我被他认领后和他们生活在了一起,而碍于我的身世,他不能将我纳入家族的族谱,我就成了家族里一个在打仗途中被认领的侄子。
除了对外界的身世是这样认证,真实的身世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也从来没有对外界说过。
在洪武元年初分发行赏的时候,我的父亲被追封为淮王。但是碍于我的身世,我没有享受父亲的封号。我享受了皇亲的待遇,但是我不能继承父亲的封号。
直到洪武二十年我才被重新封赏,封赏的名义是以被认领的侄子的名义,封号为靖王。据说当年皇帝听到流言时并不相信,直到看见我本人后他才相信,我是他三哥的儿子,因为我和他去世的三哥非常像,简直一模一样,三哥与他关系也是最好的人。
在获得封号后我被分发到定安市,南方的一个城市。在分发行赏时我有了自己的封地-定安;在这里我也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安妃”。
得到封地的那一刻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终于可以离开皇室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身世不光彩,我并不想和那些皇帝的子女生活在一起,也从不想主动联系我的那些所谓的“兄弟姐妹”,我只想安静的做自己,我知道我的人生有多脏。
但我不在乎,因为活着就挺好。
到达封地时我有了自己的队伍,有了自己的财产,也有了自己的庭宅。那一年我二十岁。
皇帝在做这一封赏的时候有自己的目的,他希望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亲人所在,可以分化当地的朝廷官员或者军队的势力,我也一样。
同时在这里和我一起享受封地的还有和皇帝一起打过天下的安将军,他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占领了这块封地,但是现在成了我的附属队伍。
起初我以为我们会相处的不和谐,但是后来的相处,却完全的打消了我的疑虑。在分发行赏的初年,各地都出现了动乱,因为对权力的分配,还有对物质的分配不均衡。
但是最后都被镇压了下来。
那一年死了很多人,忠诚的,奸诈的。
后来因为皇帝集权,各地又发生了动乱,死了很多人。但是只有我们,相互相处的非常和谐。也许是因为从小没有过父爱,所以我对安将军这位曾经驰骋沙场的人充满敬意,我想我的父亲曾经就是这样子吧。
无论任何来自朝廷的奖赏,我都愿意分一半给安将军,安将军不曾想到我会如此尊重他老人家,对我也是非常喜爱,同时给出了足够的视我为同龄人的尊重。
当然他们都不曾知道我的真实身世,我也不曾与他们诉说过我真实的来历。
就在这样频繁接触安将军的过程中,我遇到了那个给我一世关怀的人“安妃”。
我不曾知道,原来人间真有天仙之美,天仙之舞。一袭白衫,在空中翩翩起舞,随着乐师起乐,整个人仿似从天空走来,这一面便叫我再难入眠。
我曾以为这一世我都会孤独终老,因为自小我已看惯了女人的虚情假意,直到遇到她,我改变了看法。随后我斗胆向安将军提出了联姻的请求,安将军没有拒绝,那女人就是安将军的女儿,小我八岁,后来成了我的女人,下人们称之为“安妃”,
那一年我二十四岁,洪武二十五年。
结婚之时轰动全城,甚至全国都知晓了我们的消息。各地文武官员送来贺礼,包括当今圣上都亲自送来了贺礼,那景象好不壮观。而在那时我也认识了一个新的小伙伴,他就是新娘的弟弟“安心”,安将军最小的儿子。
当天结婚他就坐在了安妃的旁边。
婚后的生活里,安妃一直不停的在教我认书识字。她告诉我仁君不光要有一颗爱民的心,还要知道对实事的判断和对国民的治理。所以一定要多读史书,多知天下事,才可与时俱进。
而我受到她的影响也对文化产生了足够的兴趣。
从小我的文化就很短浅,只识社会恶习,打架斗殴,身边所接触之人也皆是下层之人,只是在被皇帝带走成立国号的前一年,了解过一些队伍里的纪律,同时参加过一些战役。
我从来不知音律,文化,政治为何物,但是她从未嫌弃。随着修养的增加,我对她的依赖感越来越强,在她教我史学文化的同时,还帮我打理着地方的事务,军队,税收,人文,教育以及相应的市内的考试。
因为当时的上京考试都是先从地方考试开始审核,合格的才可以进入上京,哪个地方出现中榜的考生比较多,这个地方就格外的受到重视。
安妃自己就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人,所以她对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知晓。
那个时候安妃四处设立私塾,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书可读,同时锻炼这些孩子行军打仗的能力,在那一段时期定安也成为了最有文化气息的城市和最富饶的城市。
因为这样的帮助我对安妃的依赖感就更加强了,我似乎从她身上感受到了母亲的气息,我一直相信她与“命运”就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