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晨光驱散江边的水雾,华锦喝了些粥暖暖身子,收拾了个斜跨小包,准备上山去找她素未谋面的小师弟。
小月儿自告奋勇要领着华锦上山,一路上喋喋不休。
“那个哥哥好好看呀。本来说当天就能回来的,可是都两天过去了。”小月儿背着背篓,拿着一根细直的棍子,边抽打路边的草丛边走着,许多可怜的小草失去了头。
上山的路仅仅是一条羊肠小道。
华锦奇怪地问道:“你们不怎么上山吗?这路似乎没什么人走。”
“有一条大路,这是小道儿。但大路都是官兵还有山上那个大门派在走,村里人不怎么上山,这条小道儿最近。”小月儿回答道。
“那个哥哥也是走的这条路?”华锦牵着小月儿的手,免得她摔倒。
“那当然了,我带他来的呢,嘻嘻。”小月儿似乎想起来就很开心,要不是华锦拉着她,已经蹦跶了起来。
很快就走到了小道儿的尽头,有一个蓄满了水的山间浅湖,偶尔有些飞鸟落下,在水中畅游。
小月儿跑到湖边撩着水花,“姐姐,我只送哥哥到这里,然后我就回去了。”
华锦环顾了下四周,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行走压倒草木的痕迹。
她对小月儿道:“你先回去吧,我自己在这儿找找。”
这里离山下的村子并不远,半个时辰就能到山下村子。小月儿点点头,在湖边割了些新鲜的水草放到背篓里,就沿着小道儿下山去了。
华锦看了看草木生长的痕迹,发现有几株小叶黄花似乎被人折过叶子,这是用来避毒虫的草药,她想也许是懂医药之人来过。
一路循着草木踪迹,边留下记号,边往山岭深处而去。走了一个时辰,华锦忍不住坐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上锤锤腿,心中气道:“好久没这样上山行走了,这乱跑的小师弟,等我找到你,非得锤你几下!”
又走了一段时间,林木逐渐变少了,竟然有一个大庄园横卧在山顶平地。
有一队人做道士打扮,人人都拎着一个篮子,鱼贯进入山庄。
华锦躲在一棵粗壮的大树后面,想瞧瞧是什么情况,心中奇怪:“这难道就是小月儿说的那个大门派?”
华锦追踪过来的草木痕迹已经很难连续上,她也只是猜测着方向赌运气地探寻,如今看到一个山间人迹罕至处的山庄,她也不想贸然上门。
太阳已经到了正中,华锦掏出怀里的干粮啃了几口,犹豫着是再继续找找,还是就这样下山去了。冬天山里黑得早,她得在天黑之前就回到山下。
思考了一顿午饭的时间,华锦站起来还是决定原路返回。
走了没有多久,她就听见有铠甲摩擦之声从不远处传来,似乎有官兵在阵列行走。华锦刚想上前问问情况,突然被人揽住腰,抱到了树上。
华锦吓了一跳,扶稳树杈,猛一抬头,惊讶道:“怎么是你?”
“一别多月,终又重逢。”对方轻笑道。
“鹤发童颜——”华锦看着眼前人的一头如月华般的银发,突然明白了过来:“你就是我的小师弟!”
“你想叫师兄也成啊~”
华锦有些生气地一把薅住对方的头发,质问道:“银祈,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你来北离干什么?当密探?”
银祈伸手挽救自己的银发,求饶:“别揪了,华姑娘,我只是受你启发,云游四方,学习医术。”
听到盔甲摩擦的声音渐渐响起来,华锦低头一望,果然是一队状似在巡逻的官兵。用眼神询问银祈:“什么情况?”
银祈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用眼神回应:“等会儿再说。”
等到官兵离远,华锦立刻问道:“为什么要躲着他们,你又为何两日都没有下山。”
银祈向华锦伸出手:“我带你去个地方。”
华锦半信半疑地答应了,银祈曾经给她半颗解药,还为他们以身试毒,虽说行为古怪,但她相信他应该不是个坏人。
银祈给了华锦一块手帕,让她蒙住口鼻,然后带着华锦到了庄园的另一侧。他带着华锦跃到院墙内,这是一个豢养鸽子的笼舍,且规模不小。
华锦疑惑,各大门派有送信往来的需求并不奇怪,这个鸽舍难道有什么奇特之处吗。
银祈指了指鸽舍旁边为看管人建造的屋舍,里面传出咳嗽声音来。
银祈拉着华锦躲在阴影处,不一会就见一个也蒙着口鼻的老叟和一个童子拿着篮子走到鸽子笼前面,分发着食料,而这些食料是青翠的颜色。
老叟步伐缓慢,每走一两步都要停下来咳嗽一下。华锦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叟和童子都是双眼泛红,步虚体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