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年和顾洵的很多事情,很多细节夏槿已经有些记不清了,虽然说回头看看也只是过了六年,但六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横跨的,恰恰就是高一到大三的距离。
夏槿不是一个困于过去的人,多数情况下还是因为很少去刻意回忆,久而久之,那些青涩的记忆便也被生活与工作的忙碌所占据。
现在忽然让夏槿回忆,她倒还真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其实感情的破裂,是有预兆的。
或许是从大三大四,他们忙于自己各自的学业而时常忽视对方开始,就隐隐奠定了他们的结局。
最开始只是顾洵因为实习无法按时接到她的电话,偶尔看见了她的消息,也忘记回她,演变到后来,顾洵忙着实习、考试与论文,夏槿则被毕业设计和作品集还有英语文书折磨得焦头烂额,他们甚至一个月都抽不出时间见次面。
但要真论起所有事情的导火索,大概是因为大四上学期的毕业论文,她的开题报告没有通过,连带着她的毕业选题的整个内容都要大改。
她不想把所有精力都投在一个在未来可能会让自己二辩的选题上,索性推翻所有的研究成果,换了个选题,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又从头开始写起。
那段时间,周末去到作品集机构,还要听到留学中介老师的说教,她咬着牙,总想着在申请期截止前,再最后赶一赶作品集。
于是她把毕业论文丢到了一遍。
但那也是夏槿二十一年来最黑暗的时刻,她从担心能不能申请上国外的院校,到开始考虑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自己能不能顺利毕业。
那时宿舍熄了灯,夏槿总会躺在被窝里思考,重新架构的论文要怎么写,那件被老师一再吐槽结构混乱的毕业设计到底要从哪里开始改,准备申请国外学校的作品这周又要做到什么程度。
经常一想就想到一两点,想入睡时,闭上眼睛,各种念头混杂在一起,在她脑子里絮絮叨叨地演习毕业设计白坯的修改过程。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周后,她失眠了,连着失眠了好几天。
到后来不知是不是因为生物钟的原因,她在夜里时常清醒得过头,多数情况下硬熬着,撑到凌晨四点以后,才短暂地入眠几个小时,可敏感的神经,随时让她被周遭的动静吵醒。
那些曾经自己没有担心过的事情一下子堆在一起,压抑得她喘不过气,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睡眠障碍,焦躁和食欲不振。
她意识到事情的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控时,是一次她对着桌上的美工刀发呆,脑子里不受控地联想,这把刀若是划开自己的手腕,会流出多少的血。
最后夏槿没有通知在医院实习的顾洵,而是问南谦然要来了他曾经去过的心理诊所,出来后,带着一张轻度抑郁的鉴定单。
“怎么样?”南谦然在门口等她,将她接到自己的车里,从车载镜里看了眼她的神色,见她没有想遮掩的意思,顺手拿过她的鉴定单,看了起来,上头的黑字明晃晃地写着——轻度抑郁与睡眠障碍。
南谦然一想到素来开朗的夏槿竟也染上了心理疾病,眉头紧皱,问:“医生给你开药了吗?”
“嗯。”夏槿点了点头,垂下眼,长睫遮住了她眼底不明的情绪。
“你少吃点。”南谦然叹了口气:“你知道的,那药吃多了不好。”
身旁又是一声很轻的“嗯”,夏槿抿着唇,别开眼看向窗外。
南谦然小心翼翼道:“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真实在不行,我们gap一年也是一样的。”
或许是知道劝不住她,南谦然也无奈地叹气,说:“就你这情况,你要怎么回去和你妈说。”
“那就不说了。”夏槿听得有些烦躁,沉沉地喘了口气,固执道:“我自己能调整过来。”
南谦然坐在主驾上陷入了沉默,不知该说些什么,他于是将注意力放到了眼前来来往往的车上,过了很久,他看着手机上的导航,别扭地转移话题:“去吃个饭吧?”
“不了,送我回学校吧。”夏槿将报告单整齐地叠好,塞进四四方方的钱夹里:“下周要开题答辩。”
说着想起什么,警告南谦然:“你别和别人说。”
南谦然哦了一声,发动汽车:“你男朋友呢?”
夏槿:“什么?”
南谦然将车开出停车场:“准备告诉顾洵吗?”
“再说吧。”夏槿默默地把单子收起来,无奈道:“告诉了也没用啊。”
除了多一人担心自己,也没什么用。
“怎么没用了?让他多陪你出去走走。”南谦然开着车:“总好过你一个人闷学校里。”
夏槿知道,南谦然是想着顾洵能带她出去走走,散散心。
可哪来的时间。
“他没空。”夏槿说得心平气和,听不出什么怨怼。
南谦然意外:“他这么忙?”
“在医院实习。”夏槿的语气没什么波澜,百无聊赖地看了会儿风景,懒懒地靠回座位上,闭目养神。
她与顾洵,已经快两个月没有见面了。
“那打个电话也不行?”
“让我在他面前,做个正常人吧。”夏槿打断他,声音已经在她不自觉的情况下染了点哭腔:“没必要的事,为什么要告诉他。”
夏槿一贯不喜欢把自己的弱点暴露于人前。
所以她不想低头。
不想让顾洵看见,在他眼里一向阳光而明亮的自己,会因为压力而失眠,迷茫而颓败的一面。
更何况顾洵的压力,估计也不比她少。
南谦然把自己送到了宿舍楼下。
大概是在车上睡过,夏槿有点晕,回到空无一人的宿舍,想具行尸走肉般,开灯坐在位子上,拿出那张报告单,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而后脑袋放空,捏着那张报告单,失神了许久,待她反应过来时,才发现捏得自己的指节都有些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