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对他们笑了笑:“别过来了。”
迅捷校尉们并不认得这人,但都听人说过一件事。
学堂李先生驻容有术,虽已满头银丝,但面目仍若是不惑之年一般。
李先生走上前,将百里东君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回了学堂。
“一马观尽天启城?”
“做这样的事。我还差不多。”
七日之后,学堂大考初试。
张贴的告示已经传到了天启城大大小小的酒肆之中,据传这次各大天启名门、各路江湖世家所推举出来的考人已经有了四十名,创历年之最,而千金台中百里东君的赔率,已经从一比一,变成了一比十。
百闻不如一见。
一见,大开眼界。
千金台体态雍容的屠大爷坐在二楼的雅座之中,挥着小折扇,望着楼下那些近乎疯狂的赌徒们,笑道:“学堂里小先生带来的那位少年,真的这么令人大开眼界?”
“是的,据说连外院一个弟子都能随意捉弄。”旁边的侍从说道。
屠大爷点了点头:“所以这样一个人,小先生为什么会选呢?”
侍从犹豫了一下:“隐藏实力?”
屠大爷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下去,只是问道:“二爷呢?”
“去听……曲儿了。”侍从神色尴尬。
“真是个废物东西。”屠大爷摇了摇头,悠悠地挥着折扇,“想办法查查小先生带来的那位少年的来历。”
天启城中,此时正有一辆马车行入了一片灯火辉煌的区域。
丝竹声声,暖阁留香。
这就是天启城最让少年公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了。
天启城教坊三十二阁。
最高的那座楼阁,楼阁之上有一处空台,空台上支着一杆桅杆。重大的节日时,上面就会挂着萧氏皇族的神鸟大风旗,而现在的桅杆上,空空如也。
而此时驶入的这辆马车却与寻常的马车不同。它的两侧跟着金吾卫。
他们穿着精美的轻甲,骑着高大的枣红马,行军整齐,且各个行军之人都样貌年轻,神情严肃,仿佛如临大敌一般,引得人人侧目。为首之人却是神色端庄,穿着一身狐裘,面容冷淡而疏离。
那穿着一身狐裘的自然便是萧若风。他行至此处,微微勒住了马。这几天萧若风都没有出现,就是在继续着手负责古尘来天启后续的事情。
跟在旁边的金吾卫副官也连忙勒了马,低声来问道:“殿下。就在这里停下吗?”
萧若风看了他一眼,不语,翻身下马。马车和队伍都在此时停下。他走到马车边,微微垂首:“古尘先生。到了。”
年轻的金吾卫瞬间有些紧张。毕竟他们可是听说了,这马车里的就是当年用药人之术挡住北离大军数月的西楚儒仙。
一只手缓缓掀开车帘,同时不知何处传来了隐隐的琴声,像是故人轻语。
在这个时候,只见从马车中出来了身穿白袍的老者。他缓缓一舒袖,抬头望向那一坐高台。空中不知从何处溢散出了一阵桃花之香,随风飘散。
此刻,天启城教坊三十二阁的主人就坐在毗邻的暖阁之中,白纱蒙面,轻抚长琴,一曲奏罢之后,伸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沉默了许久最后竟摇了摇头笑了出来:
“古尘啊古尘,这么多年了。你可能想到,我们竟然是在这样的情景下重逢的。”
我坐高台上,你作楚囚人。
物是人非,但是总算大家都还仍旧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