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绣玉怀珠 > 第29章 第 29 章

第29章 第 2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朕养你们有何用?不是想出和亲的蠢主意就是要率先议和,怎么?大宣百年基业,家国兴盛之际却要跟一个小小的外邦低头,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北侯军常年打仗,十年前被你们送出去的城池全被镇北侯拿了回来,文官不像文官,武将不是武将,外交之事你们如此软弱,不如趁早辞官滚回去!”

昭武帝年轻时是个混不吝,乐于同旁人呛声,如今当了皇帝被气到如此地步,也是不顾皇家威仪破口大骂,朝中上下无人敢触其霉头。

“大理寺卿何在!?”

大理寺卿谢知膝行出列,抬手躬身:“臣在——”

昭武帝不耐烦指着刘明,多余一眼都没看过去,“刘明妄议公主婚事,意图叛国,压下去,择日问斩。”

“陛下!陛下饶命——臣是冤枉的啊陛下——”刘明涕泗横流,死命磕着头求饶,他此时已被吓破了胆,慌张之下扯住了杨绣的官袍。

“大人,大人救救我啊大人,我是听了你们的话才这样说的啊大人,你快救救我啊……”

杨绣一脸厌恶扯回袍子,转头对着昭武帝磕了下去,“陛下,此人神智混乱,尽是胡言乱语。”

他回头横了一眼刘明,吼了句站在旁边的侍卫:“还不将人拖下去,以免脏了陛下的耳朵!”

谢知跪在原地,杨绣是他的上官,如此行为尚在常理之中,不过在刘明被拖下去时他看了一眼面若死灰的人,神情若有所思。

“陛下,臣……”

“杨绣,此事你便不要再管了。”昭武帝打断杨绣,他向前几步看着底下群臣,“朕的女儿,还轮不到你们还置喙她们的婚事。”

“若有下次,便去找刘明作伴。”

福来动作麻利从地上爬起来扶着昭武帝,眼神示意旁边的小太监,在“退朝”的声中他扶着昭武帝离开议事殿。

“陛下,奴才这招如何?”

昭武帝淡淡瞥了他一眼,神色颇为满意,“主意不错,下去领赏。”

他下了朝后步步生风,回到浮生殿拿起从北疆送来的折子,折子上最后一页赫然写着梁颂亲笔添上去有关大宣与胡兰当年定下的婚事。

折子里她言明胡兰已经派人前来大宣寻找她,意图将她掳去胡兰,而朝中则是有人已经得知当年两国之约,她唯恐此人在京城胡言乱语引起麻烦,便提前告知昭武帝此事,要他提前做好准备。

“朕的昭玉,果然聪慧过人啊。”昭武帝将冕旒卸下放在案上,指尖一点一点划过梁颂的字迹,他忽然转头看向福来。

“你说,朕那些年将她置之不理,颂儿是不是对朕有怨恨。”

数十年的不闻不问,足以让梁颂受尽苦楚,昭武帝轻叹,不等福来回答,自话自说道:“她应是恨朕,否则这段话都没叫朕父皇。”

福来轻声劝慰:“陛下,殿下心中有您,您是她的父亲,又怎会怨恨你呢。”

昭武帝眼皮轻垂,喜怒不显于形,只是一直摩挲着从北疆来的这份奏折,方才议事殿那一出戏,在刘明提出和亲时,他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合适的人选竟是梁颂。

梁颂是他第一个女儿,纵然宣妃当年有诸多不满,他还是不顾阻挠与胡兰王定下了婚盟之事。

后来宣妃过世,他便不再过问梁颂的所有,只是把人送去了皇后宫中,后来再如何,昭武帝便没了任何印象。

福来在一旁小心觑着陛下的脸色,提醒他:“陛下,该用膳了。”

宫人已经将御膳布置好,福来伺候昭武帝坐下,验过之后为他布菜,“陛下不必担忧,殿下聪慧,以后自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

昭武帝“嗯”了声,不再将思绪放在有关梁颂的记忆上,专心用起了膳。

*

京城的水方才搅浑,刘明作为被开刀的第一个官员,自是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大理寺的暗牢里,谢知慢条斯理用冷水洗去手上沾染的血,背对着只剩下一口气的刘明,“刘大人早些交代,或许还能少受一些皮肉之苦。”

刘明被折磨的面目全非,奈何谢知下手有分寸,没让他一口气断了。

“谢知,你居然敢动用私刑,我要去陛下面前告你。”

空气中传来一声轻笑,谢知终于回神,脸上挂着儒雅的笑意,慢慢走近,“刘大人别忘了,你是怎么进来的。不用我提醒你吧,”

刘明:“……”

他痛苦地闭上眼,心里怨怼丛生。

“若我招了,能活吗?”

谢知端起早已凉了的茶水喝了口,吐掉嘴里的茶沫,“这便要看大人能交代出什么了。”

刘明沉默片刻,咬牙道:“我说!”

半个时辰后,谢知拿着一张血书从暗牢里出来,对着外面守着的侍卫道:“处理掉里面的人,将这张血书送到侯爷手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