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鹤面不改色地点点头,双手托着刀还给了他,礼数十分周到,让人完全挑不出错,他看了一眼窗外:“下官还有其他事务要办,若是有更多线索,侯爷可以随时来大理寺找我。”
雪已经停了,几乎没有在大理寺之外的青石长街上留下任何痕迹,很快就在晴朗的天气下融化殆尽,霍缨和蔺央走出来的时候,日光洋洋洒洒地落了下来。
室外比大理寺中还要更加明朗一些,天气好了人的心情自然也就会好一些,方才在那有些晦暗的房间里,蔺央未免会觉得有些憋闷,不过现在倒是好了很多,他松了口气。
这一次回去的路上没有马车等着,即使是信阳侯和离阳王,也得用自己的双腿走回去,不过蔺央毫不介意,他甚至……巴不得能和霍缨并肩同行,甚至私心地希望这条路永远不会停下。
他看霍缨似乎还在想案子的事情,没有打断她的思绪,两人穿过长安街上的小巷,路过几个摊贩,霍缨忽然道:“我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吃这里的糖葫芦,现在还喜欢吗?”
蔺央愣了一下,看了一眼周围小摊上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有些失笑:“阿姐,我不是小孩子了,再说了我已经……”
已经很多年都不怎么吃这种小孩子的吃食了,霍缨这么一说,他甚至觉得十分陌生,西南六年只顾着增添阅历,倒是没有介意自己衣食住行如何精贵了,江承云虽然也不缺钱,但他也只是普通世家公子,并非什么京城的贵人。
但是霍缨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解释,径直走过去买了两串糖葫芦,塞给他一串,自己拿了一串,笑眯眯道:“我记得这一家可甜了,不然也开不到长安街上来,对吧?”
蔺央:“……”
他拿着那串糖葫芦,一刹那有些走神,但这毕竟是阿缨给他的,他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拒绝,别说给他吃个小孩子吃食,霍缨哪怕是逼他喝鹤顶红,他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霍缨似乎毫不在意年不年纪的问题,自己先一步咬了一口糖葫芦,两人走过小巷子,蔺央忽然道:“虽然调查也是我提出来的,可是现在皇宫大理寺走了一圈,愈发觉得时势的荒唐,阿姐,你觉得这个所谓的刺杀,查下去还有意义吗?”
他一直觉得阿姐理应是凤凰,自年少时便该浴火翱翔,飞在所有人前头,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不该像许多人一样一生困守京城这一方狭隘之地,苦苦耗费青春。
霍缨的动作轻轻一顿,眼睛里光华一闪,她摇了摇头:“这是陛下的意思,我开春以后还要回北疆驻扎,不会久留于此,尽可能……多做一些事吧。”
为人臣子的大抵分外三种,一心愚忠于君的叫忠臣,为自身名利不惜挑起乱世的叫奸臣,还有一种,便是坚持心中公道正义,只为江山黎民的,叫做纯臣。
霍家世代簪缨,时代都是纯臣,她想自己活着一天,至少南疆北疆这两块铜墙铁壁不能出现半分裂痕,其他的,怕是有心无力。
“阿姐,若我是你,早该撂挑子不干了。”蔺央叹了口气,“不论是三皇子的残党出手,还是皇上忽然在这个时候告诉我……我生母的事,这都是争权夺利的漩涡,何时是个尽头?”
霍缨何尝不是和他一个想法,又何尝不想撂挑子,她摇摇头:“祭天大典那天,被拿下的那几个人后来纷纷在狱中自杀,显然都是死士,如今能在京城中秘密培养这么多死士的,不是皇族就是高官,若我和大理寺不查,那就更加不会有人查了。”
两人并肩回了侯府,王翁见状连忙上来迎接,霍缨朝他一点头,示意不必麻烦了,打发走了家仆,霍缨朝他轻轻一笑:“阿姐答应你,不会深入其中的,好不好?”
蔺央心中的阴云和疑虑始终没有消散,可是此时看着霍缨那双漂亮的眼睛,再大的愤怒他也无法对着眼前人讲,只好轻轻叹了口气。
如今正事暂时没有头绪,那便到了私事的时候,霍缨忽然瞥见书房里几本散落的杂书,便愈发疑虑他当天到底在书房里做了什么,有没有伤到自己。
反复纠结了半天,霍缨才缓声开口:“太安殿下的事情,你知道了,十多年前我还太小,对此事毫不知情,后来也是多方打听,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全貌。”
蔺央本来主动起身去为她沏茶,闻言眉睫轻轻颤了颤,手腕一抖,水洒出来了一些,落在了桌子上,霍缨见状,连忙走过去要接过茶壶,却被蔺央一错手躲开,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她。
年轻人闭了闭眼睛,轻轻按了按自己的额角:“我没事,阿姐,其实我到现在……对这些事也没有真正的实感,总感觉那不是我的故事,也不是我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