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也很高兴,他之前同妻主许春花来镇上卖帕子时,也听其他人提起过,说这刘家楼味道真不错,价格也公道。
看着二人都这么期待,许岁安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到了刘家楼,就有眼尖的店小二过来牵着她们的驴车往后院放,还给了她们一个牌子,说到时候就凭牌子领车,后院也有专人管着的。
这些动作下来,一下子就让许岁安对刘家楼充满期待,别的先不说,服务是真好啊。
店小二领着三人往酒楼里面走,“三位客官来的有些晚了,如今二楼的座位已经全部满了,就一楼大堂还有几个位置。”
许岁安三人挑了一个靠里的位置坐下,店小二把茶水给她们倒上,“不过大堂也有大堂的好,大堂人气儿最多,看着别人吃得香,自己也能多吃两碗饭。”
“客官想点哪些菜呢?本店的招牌菜有红烧肉、狮子头、酱肘子、清蒸鱼,米饭三文钱一位,后面续饭免费。”
许春花想着这辈子就来吃这么一次,放开点好了,总归只有这么一顿,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把你们店的招牌菜都来上一份,加个鸡汤,再来两个你们这儿点的最多的素菜,米饭三位。”
店小二点头记下,“好的,客官请稍等,菜马上上来。”
点完菜,三人好奇转头的看了看刘家楼的样子,确实生意很好,她们看着这大堂基本上都坐满了,想来味道应该是差不了。
许岁安三人就这么怀着期待的聊了会儿天,等菜上来就迫不及待的尝了起来。
‘香,真香,这么好的味道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怪不得生意这么好。’许春花和周林不约而同的想着。
许岁安也吃了吃这家酒楼的招牌菜,好吃是好吃,不过她在现代吃过的好吃的实在是太多了,这酒楼的菜虽然好吃,但也不至于惊艳到她。
这一刻,许岁安由衷的感谢自己囤了那么多好吃的,还有各种香料调料。没白囤,吃点好吃的,心情都会好上许多。
许岁安她们就这么快快乐乐的吃完饭,完美实现光盘行动。
等结账时,许春花傻眼了,她们吃的这些菜加起来收费五百文,就是半两银子。
许春花原本预计这顿饭最高不过三百文,五百文还是超过她的预期了,她短暂的快乐就这么结束了。
许春花不在状态,许岁安就走在前面,拿着牌子去领了驴车,把油布掀开清点完货物后,带着家人赶车去了下一个地点。
等许岁安赶着驴车,去杏林堂买了七天的伤寒药、一瓶金疮药、一根人参回来后,许春花还坐在驴车上闷闷不乐。
“娘,别想了,我们就吃这一顿,而且刘家楼味道确实好,这钱没花错。”许岁安宽慰道。
许春花撇了撇嘴,“嗯,就是有些贵了。”
许岁安想了想,换了一个话题,“娘,我们需要再买些装水的东西吗?”
许春花被转移了注意力,顺着想了想,“家里有陶罐,有木桶,水囊也有两个,不然再买几个水囊吧。”
“好,娘你路上看着点儿,哪家卖这个的我们去买。”许岁安说着,赶着驴车往前走了。
许春花打起精神,注视着路过的商铺,带着许岁安挑着买了五个水囊。
后面到了粮铺,许春花在仔细询问过价格后,买了二石新米,二石面粉。
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四石就是四百八十斤,把粮食搬上车后,许岁安她们也不敢再往驴车上坐,就跟在驴车旁边走。
*****
“站住,这驴车上装着的是什么?”
出城门时,许岁安她们赶着的驴车被守城门的士兵给拦住了。
许春花停下脚步,对士兵赔笑,“门军,是粮食,这趟出来村里其他人托我帮她们带点粮食回去,所以买的多了点。”
说着,她主动把粮食上盖着的油布掀开,让士兵检查。
士兵上手把粮食袋打开,确认里面只是普通粮食后,退步让行。
“谢谢门军,谢谢门军。”许春花一边点头道谢,一边把油布重新盖好,然后继续赶着驴车往家走。
许岁安则跟在许春花身后,默默行走着。
她一边走,一边想自己之前在无人小巷,不顾母父反对,把手伸进油布下面,悄悄的收走衣服鞋子和木桶真是做对了,不然那么多衣服鞋子少不了又要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