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朗翻身下床,最后一搏了,他绝不能辜负陶也。
......
陶也又踏上了熟悉的上班路,地铁三号线载着从城市四面八方赶往中央商务区的打工人,沙丁鱼罐头般拥挤的车厢弥漫着潮湿恶心的汗味。
他在站台等了一班又一班,始终没等到有空位能让轮椅挤上去的。
“叮咚叮咚——”关门声响起。
地铁门缓缓合上,突然,陶也身边闪过一道红白色的身影,少年一个上篮大跨步,灵活地原地转身,稳稳站在车厢里。
“芜湖~”他情不自禁为自己这个优美的动作庆祝,咧嘴笑着,心里暗自高兴,今天从起床到上地铁只用了5分28秒,又创记录了。
第一节好像是英语早自习。估计又是做一下周报,互相交换批改,不用上交检查到。
干脆翘了吧。到时找同桌的抄一下好了。那小子还欠一顿饭呢,不敢拒绝。
省赛在即,早上的大好时光,不去游泳池来个蝶仰蛙自400混合说不过去。
少年摸到脖子上挂着的泳镜,他有些苦恼来着,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跳出发台有时候会进水,是老化了?还是买到盗版了?正想拿起来调调,却发现门外坐轮椅一男的正瞪大眼睛盯着自己。
这人谁啊?
没等他发出疑惑,地铁“呼”地启动开走了,外面的世界被拉成模糊的线条状,随后开进漆黑的隧道。
少年很快把刚刚那人抛在脑后,他一门心思都是游泳省赛。
他看着玻璃门反光中的自己,暗下决心,今年一定要把“三中”干翻,冠军只能是他们德志中学的!
陶也在原地愣了很久。
握着轮椅外圈的手都在冒汗。
少年身上那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衣服,红白相间的配色。
是德志中学的校服。
一瞬间,陶也面前闪过好多张鲜活的面孔,17岁那个听着英语mp3赶公交的自己、一手抓泳裤一手抓面包姗姗来迟的徐冬冬、为了方便游泳穿着人字拖在校园大摇大摆的吴杰克,还有把泳镜当时尚项链挂脖子的唐礼……
当时的他们也是这样,就和那个少年一样。
那时陶也的心气很高,他想,至少自己在的三年,他要带领德志中学大获全胜,从每个单项击败老对手三中。
至此之后,区赛、市赛、省赛,再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
事实证明,他真的做到了。
每当那群穿着红白校服的学霸出现在游泳赛场,没有人再会讨论冠军将花落谁家。
德志中学流传着一句“今天我以德志为荣,明天德志以我为傲”。
学业上,那是一所重本率90%的传统强校,里面培养着清北复交各大名校的预备役学生。艺体上,他们是全国各项中学生赛事的奖牌包揽者,甚至有入选国家队的。管弦乐队每年会受邀,代表中国学生组织,去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和英国皇家阿尔伯特大厅交流演出。
身着那件红白校服上街,路人都会高看一眼,父母会在孩子耳边念叨“要向哥哥姐姐学习,你以后也要考这所学校。”
那时的他们相信自己就是天之骄子,拥有光明璀璨的未来。
“喂!你上不上啊?后面几十号人等着呢!”身后传来中气十足一声吼。
“不好意思。”陶也这才意识到自己看得出神,竟挡住了地铁门,赶忙转着轮椅后退。
男子带着上班的怨气,边走边小声嘀咕:“坐轮椅挤什么早高峰啊?一个人占四个地。”
陶也听着,没说话,他抬头看着玻璃门反光中的自己,坐在轮椅里那个低矮的身影。
只觉恍如隔世。
……
临近公告日,48楼的紧张氛围逼近极点。
当那扇玻璃门缓缓打开,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死气,前厅的沙发总有人在睡觉,不知道是哪个项目组又为了赶进度熬通宵。
往里面走,过道全是堆积如山的底稿,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工位间此起彼伏的叹气声,偶尔还爆发一阵高分贝的嚎叫,跟客户吵架的、跟审核老师争辩的……这里坐着的每个人都像压力爆表的燃气罐,只要一点火星就足以把他们点燃。
往日那些儒雅得体西装革履的“精英们” ,已经没精力去编织华丽虚假的外衣,长达4月的高压无休的工作强度逼得他们不人不鬼,所有人性中的美好品质已不复存在,唯有以刻薄为矛以冷血为盾,才能在这场战役中苟活下来。
“KT委托代管存货的函证是谁做的?”刘东胜拿着厚厚一沓a4纸怒气冲冲走来,砰的一声拍在桌面,“单位和数量错列了,这么明显的错误,小学生都看得出来!你们发函前都不复核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