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藤萝小院很美。一早起床,从花圃折下一束新鲜的迎春。捧着水瓶进屋,绿桃很高兴,哼着小曲看花儿。今天起得迟,穿过花廊走到琼华宫的后院,孝姑已然在等我。不同于以往,她摆摆手,示意我脚步轻些。
“大清早,两人吵架呢。”
孝姑说,天刚亮,她走去后厨洗米,瞧见崔老头进了宫门。等她点上炉子煮粥,寝殿那头就传出争吵声。
“陛下仿佛很生气。”
会有什么事?我正疑惑,小宫娥递来一张条子,安福郡主府来人请我去东门见面。
“喜姑娘,是闵大公子身边的人,瞧着很着急似的。”
折好纸条。崔管事守在寝殿门口,我刚走近,屋内传出“砰”一声脆响,不知谁砸了杯子。
孝姑见如此阵仗,轻轻哀叹:“这回恐怕要折腾几天。我本想趁皇后心情好,提一提湘儿去汉章院的事,如今不能了。”
这个时辰,主上应该去前桥阁议政,他怎么还不出来。突然门嚯一声打开,只见单立背着手,目沉如水,余光旁落,见我等候于门外,渐渐浮出奇怪的笑意。
“元小姐,”他伸手,请我至庭院,“当初请小姐入宫,是为帮衬皇后的。看中姑娘谨慎稳妥,做起事来必然瞻前顾后。”
不懂他何意。他眼里的笑是掩饰怒火的。崔管事跟着,眉目低垂,却收腰危立。是我做错什么事,惹恼了主上。主君素来收敛心绪,我看不懂,所以觉得陌生也有惧怕。
崔管事轻轻解围:“喜姑娘年轻,皇后叫她做什么,她自然一股脑去做。陛下请息怒,都是老奴的差池,怨不得一个小姑娘。”
孝姑早拉我跪下,看不清单立的面容,但他的声音很清楚。
“元小姐,是朝廷请你入宫,不是皇后。内廷与外朝,四方安稳,才是最要紧的事。这个道理你爷爷应该教过你。皇后的行为有偏颇,你要及时劝告,或者及时来禀告我。劝诫主上,也是女官的职责。”
连忙低头答是。心里飞速盘算,这几天并没有大事。我奉命去过安福郡主府一趟,因为许久未见大公子,所以多停留片刻。另一件更出于偶然,公主读书要择位老师,我在太后宫内听见,担心绿桃不好与生人相处,自告奋勇说出顾虑。无论哪件事,主上都犯不着生气。
再抬头,他已经走了,嗖地起身跑入寝殿。小冰身披素袍,坐在一张宽大的圈椅内。她的面容很冷漠,尤其掀开纱帘的一霎那,身体陷落于四壁投射的阴影,有种奇特的阴郁。
我慢慢寻问,娘娘为何与主君争吵。她却双手抱膝头,目光如碎冰般清冷。
“陛下嫌我性情不好,后悔娶了我。”
她没说原由。平常琐事,单立从不对她发火,更不会迁怒于宫女。地上散落杯碟破片,皇后看见,不让人打扫,又叫闲人都出去,她要一个人待着。无奈合上门,孝姑与我对看,一齐长叹。
小宫娥又来提醒,安福郡主府的人还等在东门,可当下我有更要紧的差事。辰时二刻,韦家小姐会入宫谒见霞光殿。公主选伴读,而韦思舞是京中名媛,故而太后头一个想到她。刚才得主君的训斥,特地留了心眼。忖度苗姑姑在霞光殿十分得力,便随她一起去接人,顺道探问太后心中的想法。
搀着老妇人陪笑:“还是太后有心。陛下提过一次,公主怎么一直住在琼华宫。太后就说公主大了,该挪去正经宫殿,再请位老师教她如何做淑女。”
苗姑姑说:“老人家时常念叨,公主已到摽梅之年,连请安问候都不会,将来如何嫁作人妇。太后心疼公主,说要亲自选个德才兼备的师长教导她。”
“韦姐姐严厉,早些年我就受教过,只怕公主不习惯。”
苗宫人是庆禧朝留下的旧人,深得太后信任。她知道太后素来看重我,于是悄悄说道:“这是一个缘故。另有一层意思,雍州的汉章院修缮完毕,那里有所女院,历来是世家闺秀读书的地方,若要请个督师,放眼看去,韦小姐最合适。”
原来是这样。这也是陛下的意思么。
苗姑姑笑道:“这倒不知道。不过女院是选拔人才的地方,太后心里想选个稳重人物。”
那么…这要回禀皇后,请她也来见见韦小姐。
哪知姑姑拽住我的胳膊:“别急,又不是定了她。太后不过召进来唠唠闲话,选人么,先选人品。喜姑娘,这事别告诉皇后,那孩子心太重,事情未成,她先要操心一大片。平常陛下与太后聊话,只说要皇后多多静养,杂务琐事别去打扰她。”
沉默无语。雍州是皇后心之所系,这样的事怎能不告诉她。一路往东门走,一路埋头琢磨。哪知东门挤着一拨人,皆是白营的羽林卫,人人伸出脑袋往外瞧。正巧抓到一位熟识,他告诉我们,他们的大督领被陛下责令痛打五十大板,打得皮肉血淋淋的,如今正抬去药房治伤呢。
“王将军?”我疑惑,“他能犯什么事?他不是一直跟随陛下的。”
对方摇头,他们都不知道原由。除去王琮,另有绿营的六名副官,被主上革去羽带,发去边地了。
“就是早上的事情。陛下一直厚待武将,不知为何大发雷霆。”
苗姑姑见许多男人拥在此处,猜想韦府马车会绕路去北门,她想请人去瞧瞧。
刚才的守卫却说:“韦家的车马早一刻已到,有宫娥姐姐领路进去了。昨日皇后差人嘱咐,韦小姐若来,请人支会琼华宫一声。”
我马上问:“皇后知道今天她会来?”
守卫笑道:“自然。喜姑娘忘了,出入宫门的人,咱们皆需向琼华宫提前报备。”
是的,小冰怎么会不知道,她只是没出声。我来内廷半年,周身围绕一层美丽的雾。小冰姐姐对我很好,可有时,她如一团飘忽的雾,离我忽近忽远。
如木头似呆立片刻。突然听见有人唤我,崔管事领着两位小内官从远处走来,一人手里提一只盒子。
他笑着朝我行礼:“喜姑娘,陛下刚出中殿,特地吩咐再赏两盒点心给安福郡主府。这盒是平安糕,那盒是桂香卷。上回是姑娘送去的东西,这次又要劳驾姑娘了。”
我依然愣愣的:“又送,送给谁呢?”
老人家朝后方眯起眼睛,东门还有人在等待:“这回送给大公子吧,你瞧,他们不是来了么。”
车轮子骨碌碌转着。我端正危坐,双腿并拢,上方叠放两盒御赐糕点,双手捏着木盒挂扣,越来越紧张。阿寿与我面对面,叙述昨晚发生的事,眉飞色舞,深情并茂。他如何在漆黑一片的密林里,将垂死的女人挖出来,接着又分析谁要害人,将来龙去脉分析得丝丝入扣。听得我干瞪眼,说不出一句话。马车上还有大公子,他倚在车门转角处,两手抱胸,饶有趣味打量我。
“喜姑娘,明明是皇后让你递信过来,咱们鹊姐才去那间佛寺的。这事与她脱不了干系。”
我浑身一震,想起几日前的事,的确,临行前皇后亲自交代。她用不同于以往的耐心,谈起兄长一人远在他乡的寂寞,所以请鹊姐整理些旧时物件回去。
摇摇脑袋,这怎么可能。我一定被阿寿遥想的故事弄乱了心。
于是大公子开口:“我们等你的时候,听见羽林卫有人挨打了。”
他这样问是何意。羽林卫有人挨打,与昨晚的事有何关系。男人朝后靠着软垫,一副通观全局的神气模样。我看着就有气。
“陛下叫你送来什么?”
我忿忿答:“吃的,好塞住你的嘴。”
对方哈哈大笑,一手撕下封盒的红条:“平安糕,桂香卷。陛下是承诺我们,他会让人平安归乡。”
我抱紧食盒,真是这个意思么,满心困惑,不自觉要他更多的解释。闵代英很快侧过脸,望向窗外沉思。
从我认识小冰起,一直被她所带出的光影折服。过往的风波,每次都看着她身陷波涛起伏,沉入谷底又翻越浪花。她在波浪里翻腾,带着我们,也保护我们。
我不愿有人诋毁她,思索片刻,凌然问:“皇后为何这样做?她只见过鹊姑娘一次,都算不得认识。”
这次问倒了闵代英,他也拧着眉头,表示不解。
“所以…”我指着阿寿,恐吓他,“你们不许乱说,无凭无据,又无动机。”
他的主人见状,伸手捏住我的手指,又恢复刚才的笑容:“看来喜姑娘很仰慕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