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悦并没消除,他们伺候我伺候得烦恼丛生,都想找个新主子。
元绉抬起脖子,皱巴巴的手摸索着我的袖子:“储君已然成年,老夫子的教导怕是听不进去。陛下临朝几年,恭俭清明,勤敏善治。珠玉在前,便是最好的老师。”
老而弥坚的马屁精,我真佩服他。
“还有一件事,”他继续说,“按照旧例,储君成年后会去汉章院游历两年,只是如今雍州已封,可是留存的书籍字画要按时保养。不如趁此机会,把东西挪出来,在京都另择一处地方收藏。这样储君既有地方读书,那些古董也不至于损坏。”
这老东西真懂一石二鸟。旧朝那几年和南宫冒相互斗气,如今借我整治南宫世家,他又来落井下石。
娄柱尘一旁笑道:“又要修缮建楼又要运输保管。老师,这番大费周章的事情要多少库银,学生先点算一回。”
我接口:“库里能有多少钱?过年的恩赏又支取不少,我正发愁西北的军饷呢。不如你去问问储君,喂饱肚子重要,还是欣赏奇珍字画重要。”
面前的老人脸上挂不住,只得示弱:“陛下说得有理,真是老臣糊涂,脑子犯浑心思也迟钝。”
即使我恼怒师兄,也轮不到你来坐享其成。
迁怒于娄柱尘的审时度势,老人又说:“既如此,各府世家都该节俭度日。临近春分,戎衣会又得办新茶品茗,到时也是一笔开支。虽然不用官家的钱,但花团锦簇的马车横行街市,喧嚣又慑众,这样难免有奢靡之风。”
我思索片刻,说:“也是,从前的旧习要改一改。”
娄柱尘立刻说:“早想禀告陛下,内子已说过,这次茶会不办了,她的母家还在丧期。”
我笑道:“京都女眷习惯春饮茶秋拾穗,我若革了这项乐趣,她们又要背后议论。只是换个清净地方,让她们不要招摇就好。”
娄柱尘低头答是,接着说:“绵水夫人病了,我那老婆又不顶用。今后不如请世家各位主母操持,常听人称颂丞相府的几位当家娘子,又能干又大方。”
元老头还未接口,我突然想起远嫁永昌城的安福郡主,她为铁麒麟王朝的稳固,远离故乡二十多年,难道不比能干又大方的世家娘子强。
“这次茶会不如开在安福郡主府。”我插话,“郡主虽没回来,借她的名义办一办。叫世人知道,中殿和前桥阁没有忘记她的功绩。”
元绉一时未反应过来;娄柱尘已经满脸惊慌。半年前他的女儿嫁去郡主府,我属意在那里办,他的女儿便是操持茶会的头一人了。心里笑起来,若不是他青白的脸色,我都忘记这桩事。
“好了,”我故作轻松,“有那么多长辈在呢,不会累坏娄小姐的。这次闵家父子于社稷有功,郡主府重新修缮过,正厅的匾额留给我题字。”
娄大人更紧张:“陛下,春分当日,您要驾临么?”
若有闲情逸致,我便去看看。听说郡主府有片蹴鞠场,早年闵沧波喜欢玩蹴鞠,他成婚那年,郡主府圈起一块四方地建成蹴鞠场。少年时我就想去玩,可惜没人带我去。
元丞相愣了半晌,消化完我突如其来的兴致,转而提出他的建议:“既然圣驾也去,那可要好好准备;还有,储君就在城外住着,距离春分尚有十多日,到时他也该安顿妥当。不如请他同来,家族一体,君臣一心,可是中丘好多年未有的景象。”
最后一句话有几分真心,他苍老的嗓音都有些激动。我坐在窗格的阴影里吃午饭,把盘里的豆腐皮分一点给飞来窗台的鸟儿。从前有阿志在身旁布菜,如今只剩瓷碗偶尔砰击的声响。家族一体,君臣一心。老师盼望的是我从未感受过的。
吃完饭羽林卫的副都尉悄悄进来,我本来想听听那天单立回城的细节,听到一半就不耐烦。内官知道我想去大都府,就拿出便服服侍我穿戴起来。午后闲来无事,我常去大都府逛逛,府尹会搜刮些新鲜事同我报备,偶尔我也乔装庶民旁听些案子。我喜欢去那里,因为儿时父皇曾亲自携几位皇子去过一次。那是很公式化的一次行程,也是我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一次。府邸和公堂的样子已经模糊,我正巧坐在他旁边,后来他又把我抱到腿上,我就听到他的心跳了。
几年后皇兄做了储君,同时司职大都府尹。我心里真羡慕。皇兄从不带我去那里,他自己也不愿去,他跟我说过他只是例行走一趟公差。过了三年,我刚满十五岁,那个秋天我从西北大营回到京都,随后收到父皇的旨意,他送我一个恭王的称谓,又叫我去北海封地。我走的那天,他在城楼送行,他再也不能把我抱到腿上,我也听不到他的心跳。
不知道为什么那班老臣总热衷于粉饰皇家亲情。我从北海回来时,他们诉说老皇临终前多么思念幼子;如今单立回来,他们也渲染起家族团聚的戏码。也许只有我和城外的少年明白,我和他是从未见面的敌人。
大都府尹换了几任,我对这项职位特别严苛。本来这是旧朝的美差,摸清我的脾气后,人人却而止步。这一任名叫郑未蔷,做过前桥阁的督察副使,上任一年,听说过年时累病了。我叫人选几支人参,又封好红包,希望他别觉得我个不近人情的主君。
府衙居然在开堂审案。正月里谁会打官司。门口的主簿认出我,我摇摇头,让他不要出声,又示意羽林卫绕到后堂,只让卓芳跟去前厅。果然府尹带着蜡黄的脸,气喘吁吁坐在公堂上。腊八那天我曾来府中巡视,发觉他带着老婆去城外买大枣,回来时我坐在公案后头,把他吓得面如土色,从此再也不敢告假。
如今他拿着帕子又咳又喘,实在有失三品大员的体面。我嫌弃地皱眉,这让堂下的布衣绅士有何感想。注意力转到别处,这才看清跪在地上的也是文官服制,他的肩膀上缠着纱布,外套都扯破了,更不成体统。
卓芳看清楚那群人,想对我说些什么。已有人说话了。
“大人,事情经过就是如此。随意扣押朝官是我们不对,只为防止他逃窜或者挟私报复。阮大人作为地方郡守,胡乱动武伤害平民,是他有错在先。他气势汹汹用府兵围住民宅,我们为了自保只得从邺城调兵;结果引来羽林卫,双方在万家庄死伤过百。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郡守捉拿逆犯算起。理清这桩事,才能给死去的人交代。追本溯源,既然事关多年前内廷事,而埋葬女官的地陵也在大都府管辖地,所以这件官司要请大人主理了。”
郑未蔷咳得更厉害,他挺想厥过去。
笔直站立的少年又说:“我不想为难大人。请大人讲此事呈报前桥阁,入档前桥阁之后,我自会和娄大人解释。因为还相关屈家小爷和布秦通的死。”
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卓芳在耳畔咿呀:“他…他…储…”
郑未蔷已明白官司的关键,对地上的阮同烟说:“这么大的事,仅有一张供词不足为凭,许多事都是口述的。你身为地方郡守,居然惹出如此祸乱,如今用这张纸就打发过去。”
那张挥舞的沾满血渍的供词不会是屈打成招的吧。
“暂时拘押阮同烟,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明白。”
“不行,”立刻有人阻止了,“他是关键人证,我们要带去御前的,不能给你。”
郑未蔷微笑道:“诸位,首都重地不会用刑屈打成招。既然你们来告官,就该相信本府。不然也不用来。”
刚才的少年又说:“如果大人不愿意写公文呈报,那我只好带人去前桥阁。此案已报备大都府,请主簿誊录在册。”
“等一等…”郑未蔷见他拔步要走,连忙叫住他,“布督领的死虽然遗憾却是意外,我相信陛下不会迁怒乔将军;至于阮大人,交给前桥阁去处置罢了。其他的事,本府劝你要慎言。”
少年把脸转过来,清晰又灼热的目光。皇兄没有那样的目光,他谈及府衙公事就兴趣索然。
“如果地陵真有冤屈的亡灵,我身为储君,理应为她们主张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