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不知道啊。就里面那位,他小时候就和照片上挺像的,本来以为是他了,结果他弟弟又像,根本不知道哪一个,随便跟一个交差了。”老头衫大哥对这项任务无奈至极。
温令羽“你”了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那你们这么坚持是为什么啊?”
天地良心,温令羽实在是没话说了。
“上辈子的恩怨了,我们追了他三辈子了,真的想完成任务走啊。”老头衫说起这个就想哭,偷偷拿着他的衣领子擦眼泪。
温令羽条件反射从衣兜里拿出纸巾,拿到半道,发现自己给不了,顺手又放了回去。
“你们做鬼的也挺执着啊,一追就三辈子。”
老头衫大哥像是终于找到个能听他说话了,一开了话闸,停不住的话往外冒,完全不需要温令羽一句话一句话地引导。
没关系,他自己能讲。
土匪窝被朝廷剿灭后,没留下一个活口。
正如他们结拜时说的那样,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确实死在了一块儿。
以前当土匪,占山为王,但有原则,只抢往来有钱人,对于山地下的穷村子,那是看不上,从没去过。
抢得多了,闹太大,朝廷便派官兵下来剿灭,临走前还在这里设了父母官,来保百姓安居乐业。
稳定的地方,就会吸引大批做生意的来这里,便迁来了外地人过来宜居。
此后,当地人活得还不如土匪还在的时候,对比外地人吃香的喝辣的,心里更加不平衡,请县老爷做主,但人家不作为,还觉得是他们不努力。
直到外地人要赶人了,当地的村子开始求鬼神,那群死后成了鬼的又重新以鬼魂的状态回到了世界。
当地最有钱的,想霸占整个村的宋太爷成了目标,他的小孙子就这么被记了下来,要让这位小少爷付出代价。
听到了这,温令羽说道:“那人家小孩什么都没做,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别搞子承父债那一套啊。”
“那小孩比他爷爷还狠,长大之后把全村人都买了,本来村子里穷是穷,好歹自给自足的,成了给他打工的,一个个饭都吃不起。”老头衫大哥说到这小孩就生气。
事情发展属实超出预料。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古话还是有道理的。
就在这时,宋时盛从教室里出现,面对干活偷懒的温令羽,直接给他派活,“你在杵半天了,去!一楼搬书去,就在楼梯口。告诉老师哪个班,他会把书分好给你的。”
温令羽点头应下,朝楼梯走去。
老头衫大哥一看温令羽走了,从地上站起来,他也不盯梢了,小跑跟在温令羽后面。
“兄弟,你真要见我们大哥?”
听到说话,温令羽放慢了步子,见他一脸为难,“怎么了?不能见吗?”
“我不会坐车啊,日夜不停地要走两天一晚,还是有点累了。而且大哥一来,我就得换班了,这么好摸鱼的任务不想换人。”
“摸鱼?这怎么摸鱼?”
温令羽忽然记起来,为什么前段时间,他们不管怎么跟着,都没有见到,原来他们只在小学附近盯一盯,其他地方是去都不去。
怪不得没开学之前,看不到了。
想起那两天,温令羽差点要累瘫,他说道:“你们跟人,是连家都不去一趟的吗?”
“不是啊,我一般是从这个地方跟到他家,然后隔天一早,就从家到学校。”
“那要是周末呢?”
“周末那两天就在这里啊,反正他总有一天要回来的。”
这个脑回路简单是简单,还真有点道理,拿捏了当代家长,只要不生病或是为了别的重要的事,都会来上学的。
不过,要是上了中学,那就有的反应了。
温令羽正想着,就到了楼下,楼梯口排成一队,整整齐齐来找老师要书本,轮到温令羽,说了班级号,拿完了书本。
由于年级高,书本也比前面的家长拿得多,温令羽只好分几次下来搬。
老头衫大哥看着叠得高高的书本,不禁羡慕起来,“想当年我也想读书的,可惜家里没钱。”
读书有读书的烦恼。
温令羽确认对方眼中是真的羡慕,他说道:“现在学也不晚,什么时候拿起来都行。”
“他们都说读书是受罪,一个个劝我千万别去。”老头衫大哥挠了挠头,然后指了指前面来报道的学生,“就像他这么大的小孩,和我说的。”
温令羽有些疑惑,人怎么和鬼交流?
“你能和他们对话?”
“他们也和我一样,但他们来过一次就没来过,要不然还能介绍给你认识。”
这么说,温令羽就能明白了。
“别听他们的话,你的想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