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勇一大家子是赶在下班的时间来的。
所以回头去喊了刘洪青就一起去了小勇家里。
小勇家在罐头厂家属院,小勇爸妈都是在罐头厂工作,只是小勇妈妈怀孕了,现在找了人代班,到时候还回去继续上班的。
小勇奶奶吴小翠是个老实本分乡下人,所在的村里也不远,因此时不时能过来帮帮忙。
这次她拜托人把家里的鸡鸭鹅都分别捎了只过来,菜也摘了一大把,都是自家种,特别新鲜。
她在家也是掌厨的,手艺还真不错。
只见切菜下锅都行云流水,每个步骤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最后做了满满一桌子,都是硬菜。
瞧着色香味俱全,过年也未必有这么丰盛。
“好了,够多了,别忙活了。”刘洪青拦下还想去加菜的人,“不是说家常便饭吗?你这太夸张了啊!”
“不夸张不夸张,这就是家常便饭。”
吴小翠听劝坐了回来,笑着给闻扶星夹了好些菜,“小闻多吃点啊,听你姥爷说你爱吃这个小鸡炖蘑菇,多吃点,吃鸡肉。”
她现在越看闻扶星越喜欢,长得白嫩板正,干干净净有文化的样子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加上两次接触下来他之前大方的给小勇糖也好,后面见义勇为也好,可见对方的人品。
她都幻想着她家小勇长大了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
闻扶星都应下了。
他不是爱吃小鸡炖蘑菇,是肉都爱吃。
“让他自己夹,你也别忙活了。”刘洪青说。
“哎,好好。”
吴小翠虽说是个乡下人,但儿子吴斌是个有出息的,他是取消高考前最后一届大学生,在罐头厂做厂长秘书,当初他是在京都上大学,因此一口普通话说得极好,不带一点乡音。
吴斌儿子吴小勇又生得晚,他自然费了很多心思去培养。
虽然吴小翠经常在家吐槽儿子给大孙子的教育,说是连自家的方言也不知道咋讲了。
但出了门又满脸自豪跟人炫耀,大城市的小孩都这样,说的普通话很斯文很有礼貌。
在饭桌上,小勇果然慢吞吞的吃着自己面前的菜,没有闻扶星见过的那些熊孩子模样,要知道在老家吃这么一桌好的,那些个熊孩子就差爬上桌子吃了。
“小勇怎么就吃这两个菜,尝尝其他的。”
闻扶星坐在小勇旁边,他见这个小孩这么斯文,都不好意思去夹对面的菜,只好找了个借口,起身多夹了点放到两人碗里。
“谢谢哥哥,我喜欢吃青菜,有营养。”说着,小勇看了一眼吴斌,见吴斌脸色没有异样,才放下心吃了。
“对,你不用管小勇,他爸让他那什么营养均衡,吃东西有定量的。”
吴小翠见状直接把那几样菜都端了过来在闻扶星面前,挤得闻扶星都要放不下碗。
“不用不用,吴婶,大家一起吃,您做了这么多。”
“妈,你就坐着老老实实吃吧,你这都让人有压力了。”
吴斌这时也说了句吴小翠,吴小翠这才作罢。
他接着转头又对闻扶星说:“小闻,你现在是在废品站上班吗?”
“没呢,是我姥爷的工作,我还在上学,不过也快毕业了。”闻扶星老实回答到。
“那你要不要来我们罐头厂上班?我们罐头厂不说别的,福利是很好的,起码逢年过节这罐头是肯定不会缺。”吴斌露出一抹笑,他戴了副眼镜,儒雅随和的模样让人感觉亲近。
这年头罐头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好东西,这里面还都是水果,不说泡着的糖水,吃完了的罐子还能当做水杯,或者用来存放别的东西。
闻扶星心中一喜,可接着想到了他的躺平大计,迟疑的看向了姥爷刘洪青。
刘洪青看得倒是比外孙明白,这罐头厂的工作哪是他这个小小的废品厂能比得上的?
现在虽然在跟钟庆明倒腾搞钱,可那又不是长久之计,总不可能守着那点钱过一辈子。
别说,闻扶星确实有这个打算。
他想着等攒下一笔钱,后面开放了,就去买一堆房子,然后就可以完美躺平了。
“那会不会太麻烦你了,我们小闻也没什么经验,这都快高中毕业了,成天只知道读书呢!”刘洪青悄咪咪的明贬暗褒了一番。
他这是告诉对方,他外孙是高中生呢!
还成绩优秀,读书好!
果不其然吴斌露出惊讶的神色:“小闻是高中生啊?看不出来,我还以为年纪还小,才初中毕业,不过也是巧了,我们宣传科还差个人,正好要招个高中生。”
“这个好,坐办公室的。”吴小翠对着刘洪青说,“我去过一回,那里面的人都成天喝茶看报纸,啥事儿也没。”
吴斌假咳了一声,打断了吴小翠:“妈,人家是靠脑袋知识吃饭,肯定比不了车间。”
“对对对,我瞅着小闻这孩子机灵,脑瓜子转得快,这干宣传科的活指定行。”
吴小翠不知道,可刘洪青清楚,这个宣传科哪是这么容易进,高中生哪里都有,车间里也不少高中生在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