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一深,各城主皆派遣人马到李偃处送信,请求援助。
李偃下令武力镇压,没想到这波镇压不仅没镇住阴民们,反而激起了民愤。
折腾了半个来月,造反人数只增不减,闹得挺大。再这么发展下去,恐怕会出大乱子。
李偃实在没办法,只得派人去了天子山,请求东岳大帝做决断。
东岳大帝接到消息时,气的胡子抖了几抖,心说事情怎么闹成这样,这不是给当众给他难堪么?
这个东梧也是,写信就写信了,要保陆衍就保了。
关键是他究竟是怎么善后的,把事儿全给抖出来了,赔了他自己的前程不说,还把他给连累了。
这不是打他的脸么?
东梧自己捅了娄子,出了问题自己担着,他犯不着跟着搭进去。
但是,陆衍得保下来,阴界还要用他。
东岳大帝本想下令杀东梧以平息动乱,但转念一想,东梧到底是凤神之子,凤王的哥哥。
他若不管不顾地杀东梧,且不问天帝会不会不乐意,凤族是一定会结仇的。
凤族与阴界相邻,若得罪了凤族,后果可不太妙啊。
东岳大帝权衡了一番,下了一道御令。
御令上说,东梧推行阴律,却又违反阴律,该处裂魂之刑。
但念在他一心为阴界考虑,保下陆衍,相当于保全了阴界的领土完整,使阴界免遭百足氏摧残。
虽然有过,却也有功。
因此将从轻发落,将裂魂之刑改为废黜王位,发落回籍。
御令一出,南阴百姓哗然。
傻子都看的出来,按御令上的内容看,东岳大帝是不完全会动陆衍的。
没人敢跟东岳大帝硬刚,陆衍的事没人敢追究。
但闹事阴民们却不服对东梧的处决,因此闹事者闹的更凶了。
闹事者们宣称,若不依照阴律判处东梧,对所有触犯阴律者,也都得从轻判处,否则,阴律有失公正。
李偃授意阴官们安抚闹事者,然而闹事者却闹的更凶了。
最后竟然演变成要么杀东梧,要么废阴律。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陆衍入狱时候的僵局。
由于南阴界推行阴律后,实现了经济繁荣,军力提升,大多数阴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东,西,北三阴界也纷纷效仿,各自都推行了律法。
但其他三个阴界正处在刚刚施行的档口,都还不稳定。
南阴界这么一折腾,正好给了其他三阴界的律法反对者们可乘之机。
于是,暴乱从南阴逐渐扩散到了隔壁的北阴界,最后蔓延到了西阴界和东阴界。
短短七天,整个阴界热闹不堪,动乱时起彼伏。
其他三阴界的阎罗王来天子山抱怨,都劝东岳大帝依律法处置东梧,否则整个阴界都会大乱。
东岳大帝也没想到事情会演变至此,他借助三大阎罗王来找他的事,煽了把风,添了把火,把这事儿传给了相邻的凤鸣山。
然后,才又重新下了御令,判处东梧裂魂之刑。
在这场惊天动地的动乱里,净瘴谷却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半点外头的风都没吹进来。
因此,东梧和陆衍对外面发生的事一概不知。此时距离他们出谷,还有不到三天的期限。
东梧恰恰在这档口旧疾发作,卧床不起。而且这次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朔月已经过去半日,他的魂魄缺口依然没有愈合。他只能病怏怏地躺着床上,等着病痛过去。
由于东梧休息,陆衍把他那一份活也都揽到了自己手底下,此时正在茶园吭哧吭哧修剪茶树。
隔壁的二号见他这么卖力,劝道:“拖一天工也就是晚出谷一天而已,你干嘛这么拼命,还要替五号把活干了,有这个必要吗?”
陆衍摘掉竹斗笠,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道:“当然有必要,五号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让他自己待在这儿吃苦受累,我一个人走也不放心。”
二号早就听别人说过,五号是他上司,用脚趾头也想的出来他是在趁机拍马屁。
二号冲陆衍伸出个大拇指,道:“你小子有前途。”
陆衍一笑了之,戴上斗笠正要继续干活,却遥遥看见一个人从茶园入口跑来。
那人不是奚远是谁?
只见奚远找到监工说了两句话,又急匆匆往他们的卧房跑去,显然是来找东梧的。
奚远跟着东梧时间很长了,性格很稳重,到底出了什么事这么急?
陆衍隐隐觉得不安,放下剪刀也往卧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