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敏心酸,“我每天都很想你,可又见不到你,自然是伤心难过的。”
“我一定早点回来!”
“我等你!”
将嘉敏送回云水斋,无处不在的陈抟老神仙又乐呵呵找他叙话:“赵公子,听说北朝的皇帝派你趁火打劫来了?”
赵匡胤皱眉道:“皇上要我攻下金陵,可兵马不够。就算是够,江南地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一口吞下谈何容易?再则生灵涂炭苍生受苦,亦非我所乐见!”
陈抟老祖正色道:“我早说过赵公子你宅心仁厚,有济世之材,倒不是白白的夸赞你。数年前你助周帝打下淮南,千里沃野几成一片焦土,百姓死伤无数,那等惨状想来你记忆犹新!”
“的确不是什么好的回忆!”赵匡胤抱臂叹息道:“道爷,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言,无需旁敲侧击等着赵某来猜!”
陈抟老祖坦言道:“此事怕是有些风险,老道想请赵公子上奏表给周帝,请他以黎民苍生为念,勿在此时发兵江南。旱灾加上兵燹,岂不是要将一个活江南生生变成第二个死淮南么?赵公子,这仗打不得!”
赵匡胤凝眉不语,此事何止是有风险?
周帝柴荣已然猜忌于他,如若不依令行事,难免会落得一个抗旨不尊的罪名,想了片刻道:“赵某不过一介武夫,只知依令行事,至于战火祸及百姓乃是在所难免之事。我军明日攻扬州,让唐军先将城中百姓撤离就是了!”
然而第二天扬州城发生的事却让所有人吃惊不已,百姓并没有撤出,而是由一个胡子花白的耆老带着齐刷刷出现在周军面前。
赵匡胤敛神不明所以,自来行军打仗将无辜百姓当作肉墙推到最前面事情并非没有,只不过也都是用敌方俘虏,用自己治下百姓的甚为少见。
眼见那些人当中还有几岁的稚童,连周军也按捺不住,低声咒骂着。
南唐主将换成了个不知名的,赵匡胤本想叫他出来答话,百姓中一位耆老却站出来道:“对面可是北朝的赵匡胤将军?”
赵匡胤骑在战马上朗声道:“正是!”
那白发苍苍的耆老朝着他拱手道:“赵将军,老朽乃是扬州学馆的先生,敝姓吴,在这扬州城生活了一辈子,临死也希望能埋在这里。昨日接到消息说周军欲攻江南,扬州首当其冲,命我等撤离另谋生路。可如今江南大旱赤地千里,又到哪里能有生路可寻?赵将军,我等只是普通百姓,原本已做好了死于战祸的准备,可又听闻那赵公子从军之前乃是一个侠肝义胆之辈,救助孤弱除暴安良,乃是天上的神君下凡救我等无辜百姓。左右已无生路,老朽遂带着半城的百姓求助赵将军马下,望将军怜悯众生,这仗不打可行?”
言罢率先跪倒在地,一时间全部的百姓也都跪倒在地大声哀求:“求赵将军饶我等性命……求赵将军饶我等性命……”
声音此起彼伏一直不停歇,赵匡胤原非铁石心肠之辈,听不得这等声音,将手一抬朗声道:“赵某奉周主之命征伐江南,而今也必须由我主下令方可停战,如今扬州城的情形赵某会如实上报,以待我主之令,这些时日暂且休战,各位请回吧!”
百姓们见讨得一时安宁,自然欣喜不已,那吴先生又道:“老朽便知那位老神仙说的定然是真话,赵将军就是天降福星来拯救我等江南百姓的,大家不要慌,都回家等着,我们不会死的!”说罢还不停朝赵匡胤施礼,半晌才带着百姓离去。
就这样收兵回营,石守信等人满脸担忧地看向赵匡胤,他们深知柴荣的个性,断不会因为百姓之请而延误军机,不然也不会为了拓边而尽毁淮南数城。
军事战报都是飞鸽传书送去汴京,左右不过十天,柴荣果然下令他强攻扬州夺下金陵。
赵匡胤一只拳头顶住脑门叹息:“皇上如今当真是刚愎自用,一片死淮南还不够,而今连江南也要毁去,这元元众生何其悲苦?”
第一次从大哥口中听到非议皇帝,众弟兄讶然一惊也没接话,正好仆人端来温酒,石守信遂倒了一杯递给他,“大哥,喝点酒心里会舒服一些!”
赵匡胤此刻正想借酒浇愁,便接过来一饮而尽,喝完片刻皱眉道:“这酒……有毒……”
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他便张口吐出一滩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