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到了家门口却没有进去,他如今并非一个人,想也知道母亲听了嘉敏的事以后会作何反应。百般思量后,干脆把东西交给出来买菜的女管事如姨,拜托她代自己向母亲问安。
正好那天母亲杜氏一大早就出门进香,母子二人也并未碰上面,如姨好说歹说,终于劝动他回家来吃中饭。
赵匡胤又带嘉敏去街上买两件当季的衣裳,回转时正瞧见母亲的车马经过,就跟在后面想悄悄看母亲几眼,没留心一路跟回了家。
看门的祥叔“二少爷”三个字还没有叫出口,却见母亲杜氏把他带回来的八珍茯苓糕和桃花酒酿一并摔到院子里去,厉声喝道:“谁要那不孝子的东西!他有胆量出去,就别想着回来,我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他,你们谁敢放他进来,就马上离开赵家,没得和那不孝子一起气我!”
如姨见夫人发这么大脾气,小声劝道:“夫人息怒,二少爷也是年少冲动,今天还说要向母亲谢罪……”
“谢罪?他怎么谢?”杜氏冷哼一声,“平日里在家不学无术,打架滋事也由着他,本想着给他娶一个贤惠的妻子能改改那品性,他倒好,竟敢违逆父母的意思,提着一杆枪就出门了,还说什么大丈夫志在四方,定要建功立业之后再娶妻,当真以为凭他那三脚猫的本领就能在军中混个大将军好回来耀武扬威么?因为此事,已经把贺家的世伯得罪,难道一句年少冲动就能解释一切吗?”
如姨只觉夫人的话太过伤人,禁不住道:“孩子暂时不想娶妻也并非十恶不赦之事,难道你真的不让二少爷再回家了吗?他毕竟才十八岁,这样的乱世流落在外万一有个好歹……”
杜氏眼皮一抬,森然道:“那就让他死外面好了!”
忽听得奔雷炸响,赵匡胤将隐在目中的泪光收了回去,一言不发带着嘉敏转身而去,没走多远就下起了雨。
祥叔匆匆赶上来喊道:“二少爷,这天怕是要下大雨了,你把伞带上,可别淋湿了!”
赵匡胤木然而立,也没有伸手去接,祥叔把伞打开给他罩着,哽咽道:“你若是没地方落脚,就到我家去住,我不怕被夫人赶走!”
家里三个少爷,仆人们都最喜欢二少爷,品性好,本领强。可那当家主母杜氏是太师之女,一直更喜欢从小习文的大儿子,对一身武艺的二儿子总是横竖看不顺眼,今日更加过分,还说出让儿子死在外面的话,连这老仆人听了也于心不忍,开始抹眼泪。
“多谢祥叔!”赵匡胤终于接过雨伞,缓缓道:“我今日回家之事毋要让母亲知道,以免日后嫌隙越生越多。”
祥叔连连点头,“放心吧二少爷,我一个字也不说。可我们都知道夫人说的话一点也不对,二少爷本事大着呐,将来定能出将入相光耀门楣,到时候就能堂堂正正的回家,老爷和夫人也不会百般数落你的不是了。”
这善良的老仆除了说些宽慰的话,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赵匡胤勉强笑道:“我去了,你要保重身体!”
雨下的大了些,赵匡胤把嘉敏抱起来用伞遮严款步离去,这样她的新衣服和新鞋子就不会被泥水弄脏。
回到客栈,在孤灯冷雨下熬过了一个下午和一整晚,第二天艳阳高照,嘉敏把辛苦一早上在院中收集来的花露捧到他面前,柔声唤道:“赵哥哥,花露甘甜,喝了心里就不苦了!”
赵匡胤怜她乖巧可爱,取过来一饮而尽。
天晴好上路,两人不再耽搁,骑上马接着南下,嘉敏为了解闷在脑瓜子里搜罗了半天道:“赵哥哥,我来出谜语,你猜猜是什么天气好不好?”
“好!”赵匡胤一口答应,心知小女孩儿的谜语定然十分容易,可也乐意陪她玩儿。
“大哥天上叫,”
“是打雷了。”
“二哥把灯照。”
“是闪电。”
“三哥流眼泪,”
“雨天!”
“四哥到处跑。”
“是大风天!”
“秃子打伞——”
“那是无法无天!”
浅草没过马蹄,乱花迷人眼,马背上的两人哈哈大笑,追着雨后的彩虹赶往风晴日暖的下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