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明君和他的小妖妃 > 第4章 舐犊情深

第4章 舐犊情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大夫的这段时间,赵匡胤便将嘉敏的事告知姑母。

赵淑玥听罢皱眉叹息道:“前段时间你父亲修书于我,说你因和母亲置气离家出走,扬言要去投军建功立业。姑母虽然不知道你在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可却相信我的匡胤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况且你从小武艺超群,我们赵家又出身行伍,若你从军,定然大有作为。然而如今你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却要奔走三千里之遥将她送回家去,姑母也不知道该为你高兴还是担忧。”

赵匡胤登觉怅然,在家时母亲便总是对他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倘若这件事给她知道恐怕又是一顿严厉的苛责,如今连姑母似乎也在质疑他的决定,不由喃喃道:“姑母也认为匡胤的做法太过荒谬是么?”

赵淑玥在房中来回踱步,沉默了很久才终于回过头柔声道:“不,姑母认为匡胤做的很好,试问天下能有几个人如你这般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建功立业诚然重要,可谁又能说如嘉敏这般的小姑娘便不重要?心怀天下者,一人亦是一天下!陈抟老祖此话倒是说的不错,既然有仙师指点,你就遵循自己的本心去吧。姑母非但不觉得此事荒谬,还以我的匡胤为荣。不管你爹娘怎么看你,若你倦了,姑母家就是你的家,你随时回来,不管什么时候,姑母都会备好热腾腾的饭菜等着你!”

赵匡胤虽说貌甚丰伟,可毕竟只是个十八岁的少年,在家中讨不得父母欢心,到了疼爱自己的姑母这里,哪里还有半分顾忌,禁不住抱住姑母悄悄落泪。

大夫来看过嘉敏,只说不像是风寒,追问是否最近遭受了重大的刺激。

赵匡胤遂将近日途中遇到的事情又说了一遍,其实在他将嘉敏从歹人手中救出之后不过一日,那帮歹人便纠集了同伙二十人上下在道上劫他们。他把嘉敏放在树上,自己下来同歹人血战,虽说并没费多少力气就把所有人都抓起来,用绳索绑了丢到官衙门前。可也是从那天开始第一次听嘉敏说头疼,之后便每天都不曾断过,而且好像越来越严重,以致今日竟然昏睡过去。

大夫听罢失声道:“莫非并州城那二十几个拐带小孩儿的悍匪是公子抓的?”

“是吧!”赵匡胤道,那日他把人丢到官衙门前以后就没再关注过此事,也不知道竟然传到了百里以外的绛州城来。

大夫当下竟然整理好衣衫冠冕,当场行了个跪拜大礼,朗声道:“我有一小儿于年前走丢,遍寻无果,前日被官兵送回来,说是一伙为祸大江南北的歹人被捉住,严加审问之后供出了一些被拐带孩子的下落,其中就包括小儿。不成想这偌大的功德竟是如此年轻的公子所为,公子今日必定要受我一拜方可!”说罢竟欲磕头。

众人急忙将他搀扶,李修文道:“我这侄子年纪尚轻,让他受你一拜,岂不是折他寿么?你若真过意不去,过两日将小公子带来,当面谢过匡胤岂不更好?”

大夫擦着眼泪道:“李先生所言甚是,那今日出诊我便分文不取,不为别的,就希望这小姑娘能早日回家与爹娘团聚,早日解了她爹娘的思念之苦。听公子方才的叙述,这小姑娘多半是长期惊惧造成的头风病,颇难治愈,需要悉心调养一阵方可。”

赵淑玥笑道:“那便让匡胤和嘉敏在我家中多住些日子,这田庄虽然不是什么富丽堂皇之所,可却正适合养病,匡胤,你说好不好?”

赵匡胤自然乐意,随口提及一事:“嘉敏虽说已离了那些歹人,可她晚上一个人总是害怕不肯入睡,姑母不必再另外收拾房间,我和她住一起就行了。”

赵淑玥笑着点头,毕竟嘉敏才五岁,自然也不会令人觉得有何不妥。

送走了大夫,安置好侄子,赵淑玥夫妇也自去歇息了。

夜间挑灯,李修文读了几页书,突然问道:“我瞧匡胤这孩子品性甚好,又有一身本领,为何哥哥和嫂嫂总是不喜欢他?”

赵淑玥缓缓抬头,蹙眉道:“匡胤是哥嫂的第二个孩子,生他的时候哥哥在外打仗,嫂子也吃了些苦头,一直心气不平,再加上后来又生了第三个孩子匡义。三兄弟对比起来,匡胤不像老大那样喜好读书,也不像老三一样古灵精怪,他就喜欢舞刀弄枪,自小也数他最难以管束,嫂子就益发不待见他,给哥哥的书信中也总是历数匡胤的不是。日子久了哥哥也误认为匡胤是个顽劣鲁莽之辈,每次回家都要狠狠教训一番,严厉的时候又打又骂还不给饭吃。偏这孩子脾气又硬,不管父亲如何责罚,从不肯违心认错,连带父子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糟。昔日我在家的时候,多少还能回护他一些,可出嫁这么多年,留他一人在家中,也不知道委屈成了什么样子。好在孩子终是长大了,还长成了这般光明磊落的男子汉,我悬了多年的心也总算放下来了。”

李修文见妻子抹起了眼泪,忙递上手帕安慰道:“五年前我把你从赵家娶走,匡胤一直追着婚车走了七八里,一路上都哭着叫姑母,后来还是被他爹连抽带骂的拖了回去。当时你在车里哭,匡胤在外面哭,我就知道你姑侄俩这辈子合该是母子的缘分才是。我瞧他心里也是把你当亲娘了,这段日子你就好好过过当娘的瘾,想怎么照顾他就怎么照顾,好不好?”

赵淑玥哭着点头,虽说出嫁的小姑已无立场插手哥嫂的家事,可她总是忍不住替赵匡胤鸣不平,这么好的孩子哥嫂却偏偏看不到他一点好处,若是自己的亲骨肉,定然不会叫他委屈到只提着一杆枪就离家出走,也不知道这些时日究竟吃了多少苦头?好在如今要在田庄住下,定要多弥补他一些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