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现代社畜上岸地府小鬼差 > 第22章 大仇得报

第22章 大仇得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菩音猜得没错,萧筠这个横空出世的少年状元,一入仕便功绩斐然。

先是不负重任,只花费数月时间便将生涩枯燥的国史重新修订,新修版获得包括太师太傅在内的所有老臣的一致好评。

其后参与科举制细则的完善,使考试内容更加贴合朝政实际,考试方式更加公平合理,在广大学子中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不过三载,便官升数级,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尚书右丞。

不出意外的话,他将会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丞相。

如果故事到这儿为止的话,毫无疑问,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励志故事,还是那种能被写进人物传记中,当成正面教材教育后世的故事。

然而世间事,多数没有如果。

萧筠二十岁及冠后,终于开始着手报仇。

入仕之后,他便私下开设救济院,收留流浪街头的乞丐和无家可归的孩童,还请专门的嬷嬷和先生照顾并传授他们技能,其中有不少人以各种身份进了朝中官员的府邸。

数年下来,这些人已经成为他最忠诚的手下,随时为他豁出去性命的那种。

有了这帮人,他报起仇来便容易得很。他借着跟随皇帝南巡的机会,让安插在萧仁札身边的手下放火烧了整个萧府。

萧府满门五十八口人,除了南巡的萧筠,全部烧成了灰。

萧筠悲痛万分,自请为父母兄弟服丧三年。皇帝感其孝心,命刑部详查,将凶手早日捉拿归案。

不查还好,一查就拔出萝卜带出泥,扯出了开朝以来最大的贪污案。

根据现场所留线索,刑部抓到了放火之人。

放火之人乃是吏部尚书杨琎,即杨姗姗之父,原来的吏部侍郎所派。

据其招供,萧仁札无意间听到了杨琎与人的谈话,撞破了他与太师、户部以及工部几位官员联合地方官贪墨水利工程款、灾民救济款共计五千万两的事,想向皇帝告发他们,奈何被杨琎发现了。

杨琎迫于太师和其他官员的压力,只能大义灭亲,一把火烧了整个萧府,连自己的女儿、外孙都没放过。

根据供词,刑部火速查封了吏部尚书府,搜出信件证据一整箱,现银约九百三十万两,其余字画珍玩八百余件。

依照信件推测,以当朝宰辅为首,涉户、吏、工三部尚书、侍郎、其余京城大小官员,外加买通的地方官,参与人员竟达千余人,是一个组织严密的贪墨团伙。

他们从二十年前就开始贪墨朝廷对地方的各项拨款,迄今为止,贪墨的银两总数已够得上朝廷五年所收的税银总额,可谓是触目惊心。

皇帝震怒,急下数道旨意。

涉案官员一律罚没家产充入国库,领头主犯包括太师、户吏工三部尚书等全部砍头抄家,家中族中男子流放边疆,女子贬为官婢。

一时间长安人心惶惶,终日都能看到囚车前往菜市口,听见大街上有人哭嚎。

地府管不了人间事,却受此事影响不少,最直观的便是鬼差们的工作量急剧加大。

菩音跟着黑白无常,日日都得前往菜市口,等待人头落地,将死魂带回地府。

菩音也因此近距离地观摩了古代最高刑罚的残酷,刽子手鬼头刀挥下的瞬间,人头落地,鲜血能喷出两米高,溅得人满脸满身。

菩音虽是魂身,血滴飞溅而出穿身而过时,还是能感受到其中的滚烫,闻得到浓郁的血腥味,激得她头皮发麻,干呕得差点再死一回。

还有不少无辜之人,受尽苦楚后死在了流放的路途中,活下来的也会日日做苦力,没几年身体就坏了。

充作官婢的女子比流放的男子好些,没有那么容易死,但活着也是被人买来卖去,沦为权贵的玩物,活得毫无尊严。

而这一切,都始于萧筠让人放的那把火。

他于私报了大仇自此了却私人恩怨,于公为皇朝拔出了蠹虫肃清了官场。于公于私都不会有人说他错了,更何况世人压根就不知道他是始作俑者,还以为他是全家被害、家宅尽毁的受害者。

皇帝为此特封了萧仁札一个死后荣誉四品官,并让萧筠服丧三年期满后,补上户部侍郎的空缺。

萧筠隐忍多年,一出手便是雷霆手段,手上沾了那么多人命牵连了那么多无辜之人,他也面不改色毫不手软。

事情做成了,也不见他悲喜。白麻孝服下的俊脸,无人时是没什么表情的,逢人时会露出恰到好处的悲伤,展现失去亲人的哀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