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续命丹 > 第93章 第九十三章 要钱

第93章 第九十三章 要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过几日,果真如陆萸意料的那样,洛阳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看着白茫茫一片的东宫,她已经不像当年在长安时那样开心了。

她如今满心焦虑没有心情赏景,只能不断催促那些负责排查遗孤的官员能加快速度,当天下午,从北境送来了九十三名孤女和四名男童。

这四名男童皆是四岁到六岁的孩童,平时和姐姐相依为命,因不想和姐姐分离而苦苦哀求地方官员,后来就被一起送来洛阳。

陆萸知道后立马全部收下,并发了一条太子妃令:排查遗孤和孤女时,若有与其相依为命的七岁及以下的男童,女医署也可以收下。

礼记有云:男女七岁不同席,且超过七岁的男童已经可以干活了,想来那些世家也舍不得放手。

女医署的住宿楼还没建好,陆萸便提前让人打扫出东宫最靠北边的月室殿,安置几十个孤儿完全没有问题。

这些孩子经历过丧亲之痛后又经历了朝不保夕的日子,如今好不容易千里迢迢来到洛阳,有吃的有住的,对女医署和太子妃自是感恩戴德。

所以灼华在安置这些孩子的时候毫不费力,他们乖得比绵羊还让人省心。

这次护送孤儿到洛阳的是雁门郡的官员许峰,所以这批孤儿全是雁门郡的将士遗孤和百姓孤儿,他能有这样高的效率,陆萸特意接见了他。

许峰是雁门郡太守的佐吏功曹吏,属九品,由朝廷直接任命,但只负责执行具体任务,不参与郡的决策议事,这次朝廷下发任务后,他立即把之前排查的名单整理出来后,向雁门郡太守主动请缨把孩子们送来了洛阳。

他说北境太冷,刚经历过战事的雁门郡也无余力照顾这些孩子,原本有一百零九个孩子,可在路上又病逝了几个,如今能把这些送到洛阳已属不易。

他还没说自战事发生至今,已经有很多孩子等不到朝廷的女医署就已去世了。

陆萸很欣赏许峰,笑回:“你的做法值得嘉奖,虽然不能全部送来,但也已经救下这么多不是吗?”

许峰听后,心底松了一口气,然后才偷偷抬头看那个传说病的不轻、名声也不怎么好的太子妃。

传言真是不能全信,太子妃生病是真的,但长得貌似天仙,至少在雁门郡看不到这样的女郎,且她能爽快接下孤儿们,心地如此善良,就不是普通女郎能比的。

他收起打量,郑重地向陆萸行大礼,“臣,在此替雁门郡和这些孩子谢过太子妃殿下。”

陆萸笑着让他免礼,然后说了自己的想法,以后雁门郡的孤儿,男童七岁及以下,女童十岁及以下,凡他们的族亲愿意放行的,都可由他送来女医署。

许峰听后,激动难耐,又行了几个大礼,才提了另一桩事,这次护送孩子来洛阳,有一名女子一路相助护送,这女子想向太子妃自荐参与女医署的建设工作。

恐担心陆萸不愿见那女子,许峰接着道,“此女身手不凡,我们在路上遭遇过一次劫匪,是被她打退的。”

陆萸如今正缺人才,一听这话,忙让人把那女子带进来。

进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游历大魏两年的三伏,她低着头进来,还未来得及向太子妃下跪问安,就听到一个激动的声音,“三伏,你怎么现在才来。”

三伏听到熟悉的声音,猛然抬起头,激动地看向上首,眼前的太子妃虽然一脸病容,却是女公子无疑,她怔了须臾,才热泪盈眶的看着陆萸,“娘娘别来无恙。”

陆萸激动地走下来将三伏扶起,“回来就好,我正缺人手。”

许峰原担心私自举荐人才,会惹太子妃不悦,如今见二人是旧识,心底松了一口气,看到他们如此开心,他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许峰临行前,陆萸又给他安排了一项任务,除了雁门郡,附近的州郡如果想送孤儿到女医署的,也可以由他统计确认后分批送来。

“女公子,接收这么多孤儿,您能准备出足够的银钱吗”灼华担忧地开口。

这些孩子如今确实没有任何产出,可既然打算成立女医署,为何不往更深远的地方看问题呢?她收养这些孩子除了出于怜悯,还考虑到了大魏的世兵制度。

不过她没有向灼华解释太多,“能救多少算多少,其他的以后再说,大不了我砸锅卖铁,节衣缩食去养活他们。”

三伏很能理解陆萸的志向,女公子曾经想把女子书院开遍大魏,如今这女医署可比女子书院容易多了。

她不知道陆萸为何死而复生,心底太多疑惑,不过如今陆萸太忙,她也不急着问,于是主动道,“娘娘想让奴婢做什么,奴婢现在立马去做。”

陆萸道,“你暂时不便出现在我身边,所以先去洛阳星火书店把妘堂姐手中的活全部接下。”

星火书店当初在洛阳新开时,因为要挂谢氏的徽记,所以答应了分谢洐一成的收益,如今陆妘病了,恰好需要人接手,而她也打算让陆氏把整个洛阳星火书店转给谢氏,三伏明面上是陆氏的人,所以提前让三伏去接手比较好。

三伏得令后,直接去定北侯府找陆恭商量了。

陆恭自太子妃接下女医署的项目后,就猜到她会找人接管洛阳书店,所以很爽快地答应了三伏的请求。

第一批孩子安置好,陆萸就开始拿着世家的认借名单挨个上门了,她最先去的府邸是河东柳氏,门下省侍中出自柳氏,那天他认借了两万两。

柳侍中不在府上,接待陆萸的是他的夫人韦氏。

韦氏听完太子妃的来意后,开始哭穷,说什么如今入冬全家上下都要制冬衣,又是年关需要准备祭祖,河东柳氏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他们一时间凑不出那么多银钱。

她说的这些理由,哪个世家没有,陆萸既然上门了,自然不会空手而归,赛哭,谁不会,她不但哭得比韦氏好看,还比韦氏更娇弱。

她边咳嗽边为那些孩子哭诉,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韦氏在一旁看着立时傻眼了,连哭穷都忘了。

陆萸用手帕压着眼角,哭诉,“我也知道大家的不易,可现在孩子已经住在东宫,我总不能对他们见死不救吧?我和殿下今年的冬衣还未制,就先紧着那些孩子了,殿下甚至为了省下口粮,连晚膳都停了。”

太子殿下过午不食的习惯大家都听过,太子妃也太假了,韦氏扯了扯嘴角。

陆萸又接着哭诉,“我并非要夫人立马把两万两送来女医署,只是想问柳氏能不能从大操大办的年宴中挤出一点余钱来安置这些可怜的孩子?”

柳氏最近确实正打算大办一场年宴,顺便邀请交好的世家故友增进增进感情,只是她才开始预定宴会用的东西,太子妃竟然闻风而来了。

她此时恨得咬牙,却还得一脸为难的看着陆萸,“妾只是个妇人,做不了什么主,夫君既已做决断,妾如何敢私自更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