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去年冬天走的。”李叶捡起照片,指尖在男人的笑脸处停顿,“走之前把我的画全烧了,说‘学画没出息’,除了这张。”他把照片塞回书里,动作轻得像在安放易碎的蝶蛹,“现在我在美术室偷偷画,用他留下的桐油。”
陈普忽然想起母亲抄在她课本里的话:“真正的光,从不害怕被阴影拥抱。”她摸出薄荷糖想递过去,却看见李叶口袋里掉出张揉皱的便签,上面用绿色铅笔写着:“周三下午四点,美术室第三扇窗。”字迹末尾画着个没画完的笑脸,和他作文本里的那个如出一辙。
“那个……”她鼓起勇气开口,却被图书馆管理员的咳嗽声打断。李叶迅速收起便签,转身时白衬衫扫过她的手背,带来微凉的触感:“糖纸别乱扔。”他指了指她攥皱的糖纸,上面“勇气薄荷”的字样被体温浸得发潮,“我收糖纸,换画。”
放学时陈普路过美术室,第三扇窗果然亮着灯。她隔着玻璃看见李叶站在画架前,背影像株被月光浸透的梧桐,调色盘里的钴蓝色在画布上晕开,渐渐变成《赤壁赋》里“白露横江”的景象。画架旁的陶罐里插着十七片梧桐叶,每片都用细铁丝固定着,像随时会振翅飞起。
她把攥了半天的糖纸折成小船,从窗户缝隙塞进去,船帆上用铅笔写着:“我喜欢猎户座,比北斗更像破碎的勇气。”刚缩回手,就看见李叶转过身,手里拿着片新摘的梧桐叶,叶尖沾着新鲜的汁液,在暮色中泛着微光。
远处的篮球场传来最后一声哨响,陈普跑向校门口时,口袋里的书签硌着掌心。她忽然想起王老师说的“窗口”,原来有些相遇不是撞开大门,而是在图书馆的暗码里,在美术室的碎光中,悄悄推开了一扇虚掩的窗。而那枚褪色的书签,正躺在她的语文课本里,在《赤壁赋》的字句间,渐渐染上薄荷糖的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