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巴巴

繁体版 简体版
剧情巴巴 > 皎夜 > 第26章 第 26 章

第26章 第 2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姨娘,我考虑下。”

凌姨娘见她松口,笑道:“好,我不催你,好好考虑。”

**

牧明煦一早被皇上殷常霄召进宫里。

书房里,殷常霄一手握拳抵着额头,紧闭的双眼间眉宇深皱,直到牧明煦见过礼,他才缓缓睁开眼,烦闷地挥了挥手。

一旁侍奉的海公公示意书房里的其他人退下,然后亲自关上门。

“皇上……”

殷常霄抬手制止牧明煦,说:“进去再说。”

海公公走入旁边暖阁内,旋动桌上的石雕像,一个书架缓缓转开,他率先进去,点燃中间桌案上的油灯。牧明煦借着灯火观望,密室里有三面都是嵌入墙壁的手拉式柜子,看样子是用于存放重要物什的地方。

海公公待人皆入内后,闭上密室门,在殷常霄的授意下拉开一个柜子,取出一叠文书以及一张卷成轴纸。

他展开纸轴,将其平铺在桌案上,退到一旁。

纸上画的是一个长方形的木盒,盒子开阖处有两个锁孔,应是要两把钥匙方能打开。

“明煦。”殷常霄神色严肃,“你知道二十年大祭将近。”

“知道。”

大殷新皇登基,每隔二十年举行一次大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保佑大殷长盛不衰。

如今是丰瑞十九年,离大祭还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

“画中锦盒装的是传国国宝玉如意。”

“玉如意?”牧明煦视线再次落到画上。

玉如意整体透明似玻璃,置于阳光之下仿佛能看见有水在里面流转。它作为传国国宝,每隔二十年大祭都要请出来祭天,是皇帝与天交流的祭具。

这种透明的玉什是罕见,相传是太祖皇帝在建立大殷之前,于梦中从一位神女手中所得,并告知他将得天下建立大殷国。

牧明煦心知传说大多是王朝为了稳定天下,让“应天而立”深入人心而特意编造。

玉如意便是使传说实质化的一种象征。

所以在大祭必须将作为象征的玉如意呈现在世人面前,安抚、震慑人心。

“为何只有画?”牧明煦预感到事情并不简单。

“不见了,自然只剩画。”殷常霄严肃的神情里一直带着挥之不去的愁容。

“不见?难道被人盗走?”

殷常霄看向海公公,后者会意道:“由小的来说明吧。”

先帝殷承知其中一位兄弟殷旭琂曾在他们的父皇顺帝殷世弘准备四十年大祭的时候联合暗卫谋篡皇位。

谋篡事发之前,顺帝殷世弘看出端倪,便趁着殷旭琂没动手之前先下手为强,命人暗中捉拿。

按照大殷的规定,如若皇帝既没有立太子,也没有立遗诏确认人选,拥有玉如意的人即是下任皇帝。

但皇帝在位的时候,不可能直接把玉如意交给他人,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将两把钥匙之一暗中赏赐给其中一位皇子。

拥有一半的钥匙意味着得到玉如意登上皇位只是时间问题。

当时见事发的殷旭琂想到这一点,当机立断瞄准玉如意。

只要得到玉如意,同时杀掉殷世弘,再找一个替死鬼当凶手,他便可顺理成章登基为皇。

顺帝殷世弘同样想到此事。以防万一,他唤来亲信,命亲信将装有玉如意的盒子和其中一把钥匙送到当时还是皇子的殷承知手中。不过,送去途中遭到殷旭琂派去的杀手埋伏。自此之后,玉如意便下落不明。

先帝殷承知收到消息赶到皇宫救驾的时候,父皇殷世弘已死于殷旭琂之手,钥匙亦被夺走。他立即命人将殷旭琂找出来,可仍是没寻到其踪影。

殷世弘立了遗诏。

殷承知按着遗诏顺利登基,只是有一个致命点——到二十年大祭之时,无法取出祭具玉如意。

之后,殷承知由于身体不佳,在位仅十五年就驾崩,没能熬到二十年大祭。

弥留之际,殷承知唤来殷常霄,将玉如意之事一五一十告诉他。

在位十九间年,殷常霄派出不少亲信寻找殷旭琂的下落。他认为要找到玉如意必须要先找到殷旭琂的所在,因此事牵扯到皇权,他不能明目张胆地搜寻。

如今自他登基后二十年将至,礼部正在筹备大祭事宜。唯独玉如意是由殷常霄保管,若是大祭当天取不出玉如意,难以想象到时会发生什么事。

说到此,海公公从适才那叠文书里抽出一张纸递上前,说:“牧公子,请看。”

牧明煦接过念道:“九霄外,日升起,王归言,天下安。这是……”

“民间传言。”殷常霄道,“是派出去的亲信在找玉如意的时候听到。你看出话里有什么特别?”

“九和日为旭,王归言为琂,藏了旭琂两字。至于天下安要连接前面一起理解。”牧明煦点到即止,以他的身份再说下去便不合适。

“真正的王会在大祭当天随着初升之日回来,天下才真正归安。”殷常霄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