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呈现在支部军长面前的,除了陆离和雨果联合起草的协同作战申请书,还有一份针对埃尔夫辖区的突袭计划,至于这份计划的起草者具体是谁、简直毋庸置疑。
面对现役上司的高度赞扬,梅只是头偏5度倾斜微笑,态度十分谦虚。
“只是从心理学角度合理引导了一下,也算是刚好凑巧罢了。”
计划书是这个年代几乎绝迹的纸质版手写体,30页厚度共计近10万文字。用刻意十足的仪式感彰显其重要性的同时、也隐秘地为其领导者留出一条后路:如果既不采用也不打算让第三个人知晓计划书上的确切内容,阅后即焚就是这份纸质文件最好的归宿。安全性比无论如何都会留下电子残余的电子文档强上近千倍。
文件字迹潦草但勉强能看,也得亏在和哈里共事期间支部军长早就习惯了动不动就得阅读上万字手写报告,通篇阅读下来倒也没头晕脑胀、仿佛得了阅读综合症。
目前摊开在支部军长眼前的那一页上,着重强调了出动至少两支拥有已植入芯片的指挥官的作战小队、充当机动部队的预计战果及其必要性。
“其实原本没必要这么麻烦,但凡同盟的空中战力尚存三成,单用空袭就能搞定埃尔夫辖区。”梅解说时带着一丝叹息,“但想必您也知道,在内乱爆发初期,几乎所有空战单位都成了靶子。以至于现在占据同盟天空的只剩几架战斗机,和量产化民改军用无人机。虽然技术局那边一直在赶工,但即便得到德莱方面的研究成果,重建起来也需要大把时间。”
更何况人才选拔方面也是个问题。但这一点梅认为无需过多说明。
大概是想起了不可言说的痛处,人到中年的支部军长惋惜地闭上了眼睛。
“话虽如此,但我们不可能一次性把大半军营的人都派出去。一是新打下的地盘还没来得及完全消化;二来你也知道我们目前手上的军备……”
“所以我才在共计5套作战方案中挑选了最省的那套。”
梅凭空打了个响指,办公室内置光屏开始自动调出全息地图数据,随即又着重放大了诺因和埃尔夫的那部分地域。5条代表进攻队伍的红色箭头从诺因方向出发,剑指埃尔夫的西南边防。
机械军团第3和第7小队的联合作战方案,并不是两名F级指挥官一时脑热后的结果。
众所周知:1+1绝对大于等于2。也就是说,一名指挥官带领的“40台机械智能体+一人类排”战术选择范围和指挥效率、远低于两名指挥官所带领的“80台机械智能体+两人类排”。
雨果啃着焉巴的果子,粘糊糊的指头搁电子屏前晃来晃去:“我的队伍擅长配合‘女武神’倾泻火力,作为部队主攻或是后方火力掩护都十分适宜;你的队伍擅长机动作战,这样一来负责前方突袭或者是侧翼游击的人选也就齐了;而你我所要做的,只需对自己的队伍负责。”
实在看不下去的陆离一巴掌拍掉那根恶心的指头:“明明指挥的实际队伍数量相同,但工作量大幅减小——我可以不用分意识出来指挥后方阵地,变相提高了整体指挥效率。这种合作方式简直太棒了!我觉得可行!”
“我也赞同。”身为在场唯一非指挥官的夏源悠哉开口,“你俩都算指挥新手,两个菜鸟加一道肯定比单个菜鸟强。麻烦别这么看我。”他头也不抬地隔空顶了陆离的嘴,“再者,两支队伍的有效合作相对减缓了你俩芯片的使用程度,有利于长期保命。”
““就是这个!!””
食堂餐桌被两股力道差点震碎,后勤部中尉瞬间黑了脸色。
不过或许在场所有人都不曾想到,来自支部军长的批复会如此之快——几乎是他们刚发送申请,一小时后新指令就下来了。像是一直等待的鱼终于咬了钩。
批复中,支部军长高度赞扬了新人们的积极性,再度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最后要求他们为了能在不久后的战场上更好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从今天起特批每日训练场使用时间允许增加3小时,为队伍间的彼此磨合做特别训练。
而至于特训教官,则由支部目前除他俩外唯一的正式指挥官——梅,担任。
陆离:“……我觉得咱们好像踏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陷阱里,但我找不到确实的证据。”
雨果:“……同感。”
下一秒,指挥网络仿佛发生了运行错乱,在满屏的乱码和卡顿中,淡绿和淡蓝色的意识曲线双双被迫弹回现实世界。而随着作战指挥的倒下,隔开半个训练场地上的一众机械智能体也纷纷从殊死抵抗瞬间转变为应声倒地。
看着双双蹲地抱头痛呼的两人,作为始作俑者的梅态度坚决:“我认为,无论是教官们的言传身教还是中央军校的教科书里,都重点标记出了‘当遇见意识操控水准远超自身的敌方指挥官时,意识不集中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别给我丢人现眼,赶紧站起身再来一遍!”
““遵、遵命!””
指挥官都成了这副德行,作为普通参战士兵的队员们同样讨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