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声中,被镇上传言吸引而来的病患们,越发信任陈茵的医术。
不然怎么会连竞争对手的女儿都上门看病呢?
杨云湘自打之前在家中熬药被父亲发现,加上现如今镇上不少妇女都来医馆看病。
她直接破罐子破摔,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医馆,丝毫不惧外界的流言,更不愿意去想会给父亲带来什么影响。
对此,杨光祖去县医院开会还没回来,暂时无法得知。
而一直对医馆经营耿耿于怀的杨光耀直接咬碎一口牙,直接叫来老母亲管教不听话的侄女。
可杨奶奶一听,求证孙女后,得知镇上来了靠谱的中医,还是陈南鹤大夫的女儿,喜不自胜。
她将小儿子骂一顿后,迅速带着礼物就上门。
“小陈大夫,小陈大夫?”
陈茵正在药柜前给病人配药,忽然听到两声呼唤,迅速抬眼往门口看去。
当发现自己记忆中并没有对方的印象,疑惑地应了一声:“我在这,请问奶奶有什么事?”
杨奶奶听到陈茵的声音,迅速朝着柜台靠近,还未开口,一把将手里的礼物放在柜台上,笑吟吟地说 :
“小陈大夫不认识我,但我认识小陈大夫。如果不是你,我家的那个孙女还在继续流鼻血。这是我特意给小陈大夫你带的小礼物,我家二儿子从沪上邮寄过来的。”
陈茵一听,立即辨别出对方的身份。
“我是个大夫,病人上门,我问诊,已经付过钱了,您不必如此客气。”
说话间,她将柜台上的包裹往对面一推,摇头表示拒绝。
杨奶奶一听,顿时板着一张脸,装作生气地说:
“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杨家。”
话音一转,她打开袋子,语气温和地说:“你看,里面就是一些沪上特有的糖和蛋糕,不值什么钱,就是我老人家的一个心意。”
吴冬梅听到声音,迅速靠拢过来,只一眼,她就认出对方的身份。
刹那间,她的思绪瞬间回转到开张当天外人的议论声中,想到大家都说自家医馆不如卫生院。
现在卫生院主任的老母亲亲自上门感谢,她看那些人怎么说!
之前还不想让女儿收礼物的吴冬梅,顿时换了主意。
她一把从袋子里掏出一把糖和两块蛋糕,“婶子,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你带的太多,我和女儿两个人也吃不了太多,意思意思就行。”
杨奶奶看了一眼双目清亮的吴冬梅,又看了一眼满眼都是拒绝的陈茵,无奈点头。
“也成。要是喜欢吃,记得告诉我老家人,我再让儿子从沪上寄过来。”
闻言,陈茵顿时松了一口气,她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来自病人和其家人的感谢。
这一幕被医馆内的人看在眼里,大家顿时对早上流传开来的流言信了十全十。
不多时,刚刚在镇上有了名声的陈茵,医术高明的传言瞬间广为流传。
等到杨光祖从县里回来,被卫生院中其他人躲躲藏藏的眼神打量弄得莫名其妙。
一番打探之下,才知道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镇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面对女儿和老母亲无异于唱反调的行为,他是恨铁不成钢。
刚回家,立即联合小弟诉说自己的忧愁。
可杨奶奶听来听去,只听出了两人因为担心自己的地位,而想要欺负医馆弱势的意思。
她当即一掌拍在茶几上,“我不管你们两兄弟是怎么想的,人家小陈大夫比你们卫生院医术高,就应该多治病救人,什么卫生院营收都和我们生病的人没关系,我们只想看病,只想活着。”
下一秒,杨奶奶眼神极具威慑力地侧目而视,“该不会我这把老骨头生病了,你们宁愿看我死在卫生院,也不给我找好大夫吧?”
诛心的话一说出口,杨光祖和杨光耀当即反驳,势必要让老母亲相信自己的孝心。
“哼!”杨奶奶冷哼一声,扶着孙女的手回房。
片刻,客厅内只剩下兄弟两人和杨光祖的妻子林乔。
林乔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丈夫,当即翻了个白眼,不忍再看对方灰心丧气的模样,安抚道:
“我说你们兄弟俩也是想的少。你们俩也多用脑子琢磨琢磨,惠民堂一个小小的医馆,就一个坐堂大夫。听人说,她看一个病人至少也要半个小时的时间。一天下来,她能看多少病人?”
此言一出,杨光耀双眼闪过一抹亮光,激动地直拍大腿。
“对啊!还是大嫂你脑子灵光,一个小小医馆而已,根本不会影响到卫生院的大局。”
但一旁的杨光祖面色依旧愁苦,林乔不明所以地询问,“你还在担心什么?”
“和惠民堂没关系。”
“那还有什么值得忧愁的?”
“卫生院。这次去县里开会,县长说是一定要争取卫生院营收平衡。我们这种山里的小镇,普通的头疼脑热谁愿意看医生?要是年末的报表不好看,估计我这位置就要换人坐坐了。”
杨光祖看看简单的病还行,要他搞收入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杨光耀听到这里也不免为大哥担忧,随即不过脑子的说:
“要是镇上突然来一场大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