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谋事,一个人怎么可能办到?这一度让都云谏陷入了误区,而新的线索也在此刻突然显现,与柳叙白一样,他也发现了凝露寒冰的数额误差。
这凝露寒冰一直是供给长乐庭的,未央庭内从没调取过,但是都云谏在核对的时候发现,那些日子,有大量的凝露寒冰流入了未央庭,虽然签字审批的人并非是宋景,但是都云谏却觉得事有蹊跷。
他曾经派过人去未央庭查看物资消耗,但是在查验凝露寒冰的时候,却没有任何的记录,所有的寒冰都像是蒸发了一般,常理来说,这种消耗品是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都云谏却很是在意,这还可以证明一件事,就是这些寒冰的消耗都是在未央庭内。
未雕琢的凝露寒冰确实是很不起眼,但是若经人改造,那未央庭的某一处内,一定有极大规模的寒冰器物。
风知还在带回柳叙白的消息之后,都云谏旁敲侧击的打探到了缘由,方向也在这个之后开始发生了转变,有人要利用凝露寒冰封印游魂。
白玉京得了消息自会将未央庭翻过来查一遍,他不需要费这样的心思,所以他开始追踪会使用凝露寒冰的人或种族,汐族自然不用说,这寒冰原本就是从归墟运送来的,渐渐地,曾经与汐族有过密切交往的偃师一族开始进入他的视野。
偃师最初便是在汐族的领域中出现,传说归墟之中有一片未被开拓的海域,任何人都无法靠近,包括身为天尊的他们,偃师一族似乎就是从此地诞生而来,只不过后来不知何种原因迁离了归墟。
都云谏在神域的时间最久,所以对于偃师一族的没落他也算是个见证者,对于偃师,都云谏的看法比较个人化,在他看来,偃师是动了不该有的心思,才会遭到劫难。
因为因果咒的原因,偃师一族的人数骤减,之前一直觊觎偃师秘术的部族也开始蠢蠢欲动,时不时的会对这些仅剩的族人暗下毒手,但偃师们有自己的信仰,宁死不愿将秘术奥义透露出去,所以被折磨至死的大有人在,其中也包括偃师曾经的领袖。
当面临如此灭顶之灾前,剩余的族人决定舍弃现在的领地,将所有族人分散到各处,只要不轻易展露偃师的能力,想要伪装成一个神州或是神域本土这种没有明显种族特征的人都简单异常。
对于偃师们之前集会地的具体方位,也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关偃师一族的资料也变得少之又少,但对于见证了整个过程的都云谏来说,想去那里简直是毫无难度。
而这个地方,正是浮陵古国。
浮陵之所以被称作浮陵,是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它会随着族群迁移而浮空转渡到下一个方位,像是神州的游牧民一样,可以随时带着自己的故都去往下一个更加适合居住的位置。
但随着偃师一族的神隐,浮陵国的城池也开始逐渐疏弃,失去领航者的空城开始分崩离析,最后仅剩下了一座陵寝,而那座陵寝因为核心力量的溃散,无法继续维持在神域之内,只得迫降到了下界,也就是神州。
都云谏趁着浮陵古墓尚存于神域之时,便探查过一次,里面贮藏着大量的金银,还有一些从各地搜罗来的宝物,当然也包括玲珑匣。
那幅柳叙白与沈凛看到的并蒂佛莲壁画,都云谏也在莅临之时有幸观摩到,但是当时还较为崭新,想来应该是偃师们在离开前,完成的最后记录。
但浮陵宫中的壁画,远不止这一个,其他几个密室之中,分别画着偃师们这些年一直在做的尝试,与其说这里是皇陵,倒不如说这里像是一个秘密的实验厂,偃师们从未停止对未知世界以及能力的窥探。
所有死去的皇亲贵族的遗体,都被反复使用试验那些秘术的可行性,包括柳叙白他们遇到那些行尸,也都是实验的失败品。
这种将理论变成实践做的做法,还真是符合他们对东主的印象,柳叙白心道。都云谏的资料,从侧面辅证了当初白玉京和沈凛的猜想,偃师他们的确是打算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都云谏对于玲珑匣的记录并没有很多,只说了它曾与一把古琴存放在一起,根据以往的经验,沈凛大概可以断定,文字中提到的琴,应该指的就是乱世。
以此看来,玲珑匣并非如世人认知中的那般普通,能与乱世并驾齐驱,这就说明他还有别的作用。
“寒濯,我觉得……”柳叙白看到这里突然开了口,想要与沈凛探讨一下,“这玲珑匣会不会就是当年浮陵古都迁徙时的坐轴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