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晚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微笑。
特别是其中表现最为激动的李秋言,更是直接被她定为她们经济学班的班长。
李秋言没想到自己能成为班长,看着周围人投来的羡慕眼神,她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的班主任。
“我一定会带领好经济学班,不辜负您和国家的期望。”
“好!不止是我在等着,国家也在等着,等着看你们第一届的学生能为祖国贡献出多大的力量。即使刚开学,我也不怕直接说出来。你们这届的大学生,大部分都会被直接分配到国家单位。”
此言一出,在座的不少学生脸上泛起激动的红色,眼神中满是骄傲和自豪。
程晚也明白作为第一届考上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但是在她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骄傲,更多的是能力。
所以,在学生们因为四年后的归宿而兴奋、躁动时,她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
“但是你们觉得,依照你们现在的能力,有能力担当单位给予你们的重担吗?”
刚刚还兴奋的一群人,马上收敛脸上的骄傲,眼神中满是茫然和无措。
程晚看着一剂重药下的不错,满意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里,她用经历过的涉及经济学相关的小故事,让大家将经济学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至于更加深远的,从宏观的角度,从一国出发,对大家的而言暂时还无法触及。
一堂课下来,李秋言看着程晚的双眼都在放光。
简单的交流认识之后,程晚带上李秋言和其他几个学生,一起去领教材,再发放给学生们,第一天的课程就差不多结束了。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中,李秋言如饥似渴地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
校园中的每个人都和她一样,格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除了上课,还会去图书馆学习。
有些来晚的甚至连座位都没有,只能借书回去找个地方看。
这不,李秋言因为需要和班主任程晚一起讨论班级的事,来晚了一小会儿,图书馆就一个空位都没有了。
她将书架上的书仔仔细细看一遍,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的目标——《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出门的时候正好遇见同宿舍的文静。
一向温和不做声的人,频频朝自己投来好奇的目光,李秋言就算是神经再粗,也会发现不对劲。
她好奇地朝着文静看去,问道:
“文静,你有什么想说的,直接说就是。”
文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搜肠刮肚,想要将心中的问题,用一个合适的口吻说出来。
但她思索了好一会儿,还是没能表达出期待的样子。
最后只能憋出一句话,“秋言,我听说因为我们是第一届考上的大学生,加上政策变化,国家需要大量的人员。我们经济学班的人,会在本学期期末去实习,是真的吗?”
李秋言点点头,肯定对方的猜测。
“即使你不问,明天班主任也会说的。这几天,我就是在和班主任忙活我们班期末实习的事情。”
“居然是真的!”
对面的文静脸色发白,显然并不期待这是个真的消息。
李秋言疑惑地看着对方,问道:“怎么?你不想去实习吗?”
“去年,我和丈夫回的村子。今年过年,我们本想回我家过年,看来今年是不成了。”
“班主任联系的实习单位都是国家单位,都会放年假,你还是可以回家过年的。如果担心买不到回家的车票,你也可以叫你爸妈来首都过年,我想她们肯定会高兴的。”
李秋言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文静的丈夫和她一起来首都之后,感知到政策的松动,挣了点钱。
想要接岳父岳母来首都过年,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文静会不会听自己的建议,她也不是很在意。
在李秋言说完话后,文静陷入沉思,呆呆地站在门口。
寒风吹过,李秋言抖了抖身体,给拿书的手哈了一口热气,雾气挡住两人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