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建文很快根据自己最近打探而来的消息,与大队长公社开会得来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得出了一个不敢置信的结论:要变天了。
他之前干的事必须要暂时停下,静静等待风云变幻。
想到这,他朝着得到重大消息的小女儿看去,夸赞道:
“没想到,你还有点用处嘛。”
闻言,李秋言当即骄傲地抬起下巴,继续将听到的另外一件大事说出来。
“爸,我还听到大队长叔说今年我们大队似乎必须要迎接一批知识青年,说是帮助农村更好的发展,会不会有什么麻烦呀?”
李秋言作为刚毕业的高中生,高中学历对于这个年代而言,已经是非常高的学历。
加上后世高速发展的科技,她都不敢说自己有什么能力能够帮助大家增产增收,更何况是这个年代和她差不多的人呢?
她脑海中情不自禁想起曾经做过的高考真题,开始关心之前忽略的事情。
如果这里是相似的平行时空的话,高考暂停的年份应该就是今年吧。
李建文听到要给大队分配知识青年的事,鄙夷地撇了撇嘴。
不是他看不起知识分子,而是这些年来,不知道有多少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田间地头的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建设。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他们是来带着农民过上好日子的。
可是当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大家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这些知识青年,大部分都只有理论知识,对于农村的事情那是一窍不通,闹出不少笑话。
所以,当听到有这样的人要来自家大队,没一个人可保持好心情。
李建文虽然这样想,但这件事和他似乎也没有多大关系,简单夸赞了李秋言几句,两人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
第二天,李玉华带着新鲜出炉的证明赶回县城,将东西转交给兄弟两人。
至于李家人,还是和之前一样按部就班的生活。
除了每天焦急地等待县城的消息,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
但是让李秋言没想到的是,为此她居然成为了家里的跑腿小弟。
王大丫每天都要指派她去村头等候消息,就是想要在第一时间知道两个孙子有没有顺利成为工人。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李秋言都是在村口的位置晃荡。
这不?就在她蹲守村口一个月后,惊奇地发现远处居然有一大片黑影靠近。
当黑影不断靠近,她才认出原来是大队的牛车。
只不过她没有记错的话,今天似乎不是大队规定的赶车进城的日子,怎么还拉了这么多人回来?
还不等李秋言琢磨明天,喜好在村头聊八卦的村民们,立即激动地议论起来。
“诶!是不是成林他们带着知青们来了?”
“昨天我就听说了,说是我们村一下子要来六七个知青,人可多了,也不知道村里的粮食要被分走多少?”
“我娘家嫂子那边,早些年就有知青,干活不上道,还要分粮食,年年都倒欠村里的粮食,真的是亏死了!”
“为什么我们大队要来这么多?大队长也不知道在公社多卖点眼泪。”
“这么多人,来了住哪里?”
“好像是把没人住的房子简单修整一下,来的人全住那里,就是之前九叔一家的房子。”
……
李秋言钻在人群里算是听明白了,原来上次她偷听到的知识青年下乡,就是今天来他们村。
听到大家对知青的不看好,她不知道怎的也有点心虚。
努力将自己的身体藏好,继续留在人群中。
同时,李秋言似乎感受到了一点二姐的乐趣,别的不说,只要大家议论的对象不是你,听起来还能打发不少时间。
随着牛车越来越靠近,耳边对于知青到来不满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多。
就在李秋言以为双方要对上的时候,耳边的声音突然停下。
她一抬头,就看到大家伙儿一致的眼神方向。
她立即顺着众人的视线看过去,居然在牛车上发现了一群天仙似的人物。
李秋言敢保证,哪怕是前世见过的明星,和眼前的一男一女比起来都算不了什么。
在她的认知中,见过最漂亮的人就是她大姐——李春淼。
可是眼前犹如人间富贵花的人物比起来,长期生活在乡下年幼的李春淼,在身形还是比不上对方的。
就在李秋言沉浸在美人的暴击时,村民们震惊过后,纷纷发出惊叹声。
“我滴个乖乖!这是菩萨座下的仙女吧?人世间居然还有这等人物。”
“的确良!军大衣!小皮鞋!我的天呐,什么样的家底才能让一个女娃娃穿成这样。”
“还有手表和白底鞋,真的是金凤凰落到我们这个山窝窝里了。”
“来来来!有什么需要婶子帮忙的尽管说。”
一群人看到来的知青穿着如此“奢侈,”顿时两眼放光,作势就要帮着几人将牛车上的行李拎下来。
热情到有些过度的行为让车上的宋清栀很是厌烦,那一双双脏兮兮的手,她都担心把自己的小皮箱刮花了。
别说宋清栀,李秋言一个本村的人看着都害怕。
特别是她还记得刚刚还没见到人时,大家说的话。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可真的是让大家做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