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对呀!我没记错的话,大妮都十五岁了吧?马上就可以嫁人,去读书的话要耽误好多时间。”
“不过,建国家的明月好像正好是读书的年纪……”
话还没说完,众人面面相觑,似乎发现了什么秘密。
一双眼睛像是探照灯似的,往李秋言两姐妹看去。
李夏满像是什么都没听到似的,直接了当地说:
“当然是姑姑说的!姑姑说读书识字才有机会留在城里做事,读书的人越多,机会越大,我奶奶肯定是支持的!”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虽然大家住在村里,知道的消息不多,但是看看大队里的干部就知道。
村支书和大队长、会计等哪一个不是读书识字的?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女孩子读书的用处大不大,她们之前可看不出来。
忽然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的心思顿时活络起来,开始变着法地打听。
最后,从李秋言、李夏满两姐妹的嘴里,得到的消息就是:李家的女孩子都要去读书,除了自愿留在家里带弟弟的李大妮。并且爷爷李富贵说,只要能读书,就一定会继续供下去。
等到李富贵和王大丫从村民的口中得知这件事,他们一家送孙女读书的事,早已经不知道传到哪里去了。
之前,大队长李成林也送了女儿去读书,村里人一直以来议论纷纷。
现如今村里有了和自己一样想法的人,心中不由得高兴起来。
同时,他也希望在越来越多村干部带头的影响下,村里入学的女孩子越来越多。
这天,到达村委门口时,李成林正好碰到李富贵,他高兴地大笑,满意地点点头。
“富贵叔,往后我们两家姑娘上学也算是有伴了!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教育也应该有属于女娃们的一份,往后才能更好地顶天立地。您的思想能够紧跟时代浪潮,真的是让大家佩服。”
“本来就经常一起玩,上学自然也应该在一起。惭愧,惭愧,现在大队有小学了才送去读。”
李富贵的身体一僵,面上微笑,心里发苦。
明明是早就决定的事,他现在总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也不知道大话是被谁传出去的,往后要是孙女们读完小学,想要继续读,他都不好意思出面阻止。
同时,李富贵在心里吐槽,到底是谁把大话传出去的?他的想法根本就不是那样。
但是不管他是怎么想的,反正周围的人都知道了李家要把孙女一起送去读书的事。
想到花费的钱肯定是不少,还有好心人热情地拉着李家人去搞些赚钱的法子。
“建文!上山拾柴火去不去?诶?建国哥和建武都在,你们呢,一起?”
前来喊人的李建义看到家里还有其他人,也一起邀请。
大冷天的,身为猎户儿子的李建义前来叫人,李建文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对方是去拾柴火的。
嘴角一勾,打量了一眼远处黄色的山峰,笑道:
“你小子来叫人就是去拾柴火?也不听听大家相不相信。”
“哎呀!拾柴火的时候遇到一两只家伙,顺道一起打了,也也是意外不是?正好给家里改善点伙食,还能换点钱。不是说你们家要送女儿去读书,我那也是想到这才来喊人的。”
“算你小子有心。”
听到感兴趣的事,李建文当即露出真心的笑容,过去给了李建义肩膀一拳。
随后,转身看向两个哥哥,问道:
“大哥、二哥,你们去不去?”
天寒地冻,□□实在是没什么兴趣,还不如在家烤火休息,何况他对女儿读书的事也不是很担心。
因此,面对几人的目光,他微微摇动 。
身旁的李建武很是犹豫,因为他并没有什么打猎的经验,出去一趟,担心不仅没猎到什么野物,反倒把自己伤了,得不偿失。
就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一阵哭声。
“呜呜呜——”
儿子的哭声立即带走李建武的理智,他对着弟弟和李建义点头道:
“我去!要准备什么东西?”
“带上趁手的家伙事就行,也不一定能遇到东西,主要还是去弄柴火的,不然下雪了,家里烧炕都是个问题。”
“那好,我把家里的推车带上。”
李建武点点头,心里紧绷的弦松了一点,开始真正琢磨砍柴火的事。
几人谈话的动静不算小,李秋言也是第一次听到有关打猎的事,好奇的脑袋从屋子里钻出来,双眼闪闪发光地看着院子里的人。
嘴里还不忘对着屋子里的人问:“这种天气能不能带点肉回来?”
院内,几人对李秋言的期待毫不知晓,商议结束,立即出发。
路上,李建义叫上两人外,顺道还喊上了村里其他几个胆大的年轻小伙,一起朝着村里的山走去。